家访工作总结

2022-05-30 12: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访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家访,工作总结



家访工作总结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获得很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共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盼望、要求以及训练方法等,并做好具体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根底。二是家长教师相互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叙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根本状况,帮忙家长树立正确的训练理念,解决家庭训练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加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加到学校的训练教学治理中来,更有信念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训练工作。三是多棱角熟悉学生。了解了许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熟悉了更真实、全面的学生。比方我班的张某、朱某等在校缄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如翁某、陶某等孩子。有些有共性的学生,如周某、刘某等,原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受,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常年龄都在37-45之间,他们本身受训练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熟悉到训练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训练,并讲究训练方法,常常帮忙克制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训练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减弱了家庭训




练的力气。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训练工作难上加难。其次,正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训练带来诸多的难处。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慧,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盼望也能这样。假如不能这样,会不会是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怀孩子。实际上家长的失误就是无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育。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盼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全都的训练力气难于与学校训练协作。父母双方训练观念和方法不全都,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索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共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乐观的作用。 其次,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逆境,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喜爱学生,喜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转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




养、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一样,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当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假如家访的方式不转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由于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非常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寄予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第五,家访的目的是训练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学问的获得,力量的培育,品德的陶冶,共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行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88466f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