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导三年级学生小练笔的几点做法

2022-12-29 15:3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指导三年级学生小练笔的几点做法》,欢迎阅读!
练笔,做法,年级,指导,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指导三年级学生小练笔的几点做法

作者:吴文华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6

要:三年级是学生习作成形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教之有法,不能生搬硬套教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教给学生一套良好的习作方法,不仅让学生敢写想写,更有利于教师的习作教学,正所谓教学相长。 关键词:仿写;续写;想象式;小练笔

我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小练笔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了习作信心,克服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一、仿写式小练笔

仿写就是仿照课文来写。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过: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

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能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片段仿写是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练笔方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一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采用了抓住事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生动形象地描写这样的写作手法,逐一介绍了石榴籽的形状和口味,突出了石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以及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课后,我让学生仿写这一段,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出其他水果的特点,孩子们妙笔生花,写出了圆溜溜甜津津的大西瓜、紫莹莹酸溜溜的葡萄、红彤彤甜蜜蜜的大苹果。 仿写是孩子初学写作的奠基石,善于运用课文这根纽带,扎实有效训练,久而久之,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读写水平。 二、续写式小练笔

续写是将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之一。续写式小练笔既能充实课文内容,释放学生的表达潜能,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去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睫毛的特殊用处,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无用处。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我抓住他们的心理,适时布置了小练笔,续写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红马,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孩子们兴致勃勃,一篇篇有哲理的小作品诞生了。刘××同学在结尾写道:沙漠旅行结束了,小红马羞愧地低下了头。××同学写道:小骆驼把沙漠旅行的经过告诉了小红马,小红马难为情地说你的本领可真大呀!比我强多了,对不起,我不该说你难看。小骆驼说没关系,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交朋友吧。就这样,小红马和小骆驼成了好朋友,一起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三、想象式小练笔

想象力是认识的翅膀,是学生成长的一项能力。培养学生合理地展开想象,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常有空白。这些似乎无的空白处常渗透着丰富的有。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展开想象,对抒写点加以描绘,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我抓住了那些留白的地方,让学生展开想象练笔。课文写刘伯承接受手术时,只是写他一声不吭,汗如雨下,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对他的内心活动没有过多的描述。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药的情况下,他默默忍受了72刀,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这样的空白式练笔,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

又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文,含有丰富的情感,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激发自身的情感。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所学课文的真实感受。课文对声音的描写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声音。我在安排练笔的时候,采用填空式的,有的像小牛一样 ,有的像小羊一样 ,有的像 一样 ,还有的像 由于孩子在生活中可以见识到许多声音,牛、羊、喜鹊、狗和猫的叫声、打雷、打喷嚏、打哈欠等都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练笔中来。

四、联系生活实际,写好小练笔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如果把生活比作成全镜,那么练笔只是个特写。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如果学生时刻注意用眼睛捕捉令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处景,某一种物,久而久之,学生的积累点丰富了,感受点丰满了,那一定会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教师总是要求孩子写一篇风景类的作文。学生往往应付差事,总喜欢说一些套话、空话,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虽然春游途中会发生许许多多好玩有趣的事情,但是老师引导的着力点单一,重在强调写景,所以学生普遍畏难,兴致不高。我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每次春游前,也会布置练笔的任务,但是我并不机械地要求学生必须写景。我让学生用眼睛去捕捉自己感触最深的人、事、景、物……然后定格为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喜欢的镜头,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样,他们心情轻松,有话可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同学在《欢乐行》中写道:阳春三月,清风和煦,草长莺飞。我们穿戴整齐,站在操场上,聆听校长的教导,时刻准备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的《一次愉快的春游》,×同学的《最美琅琊山》,贲××同学的《我身边的小雷锋》……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场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我在批阅时赏心悦目。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随时让学生从文本中,从生活中学到写作方法,精心布置,合理安排,消除他们初学写作的恐惧,使学生身心愉快,乐于思维,敢于表达,积极写作。

编辑 谢尾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bd69b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