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2023-02-20 17: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欢迎阅读!
民族学,整版,理论,方法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根底,是民族学研究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中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实地调查被看作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

2、参与观察: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局内观察法〞或“居住体验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观察法。

3、专题调查:就是选择某一方面具体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或比拟的调查研究,它与民族志调查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性更突出。综合:先普遍采用书面调查法,普遍搜集各方面的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初步分析、整理、审核,如果对某些内容有疑问或认为有遗漏时,再派人进行实地调查,加以澄清。

4、自观与他观:自观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 他观的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5、谱系调查法:这种方法又称谱牒分析法,指对被调查者的家谱、族谱和亲属制度的调查分析,对于调查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以及民族迁徙等都有价值。

6、人口学:是研究历史上各个社会阶段人口开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研究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狭义的人口学只从数量角度研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过程,又称形式人口学;广义人口学不仅对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并重,而且注意到人口与社会、经济、民族等其他方面的关系,在西方又称人口科学

7、个案研究方法:以个人或家庭为调查研究的单位,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探求一个社区群体文化的构成。 8、跨文化比拟研究:是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同民族获取的经验材料进行比拟的根底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异,以宏观理论的研究与论证发现某种普通规律的研究方法。广义上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或文化所作的比拟研究,如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比拟社会学;狭义上是指默多克等人建立和开展起来的比拟法,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利用人类关系区域档案,采用统计分析的手段,进行世界规模的跨文化比拟。

9、历史民族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释当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的一个学派。它可以称为一个学派,但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角度,一种方法。中国的历史民族学应以利用历史文献来阐释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为主要特点。 二、列举题

1、实地调查的特点

1〕社会性和多元性;2〕历史性和现实性;3〕实践性和探索性;4〕艰苦性和变化性。 2、实地调查的类型

1〕自观和他观;2〕宏观和微观;3〕社区和个案;4〕定性和定量;5〕专题和综合。 3、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

1〕观察与参与观察;2〕个别访问;3〕调查会;4〕问卷法;5〕谱系调查法;6〕自传调查法;7〕定点跟踪调查法;8〕文物文献搜集。 4、实地调查记录的方式

1〕影视记录;2〕录音记录;3〕文字记录。 5、实地调查的物质准备

地图、摄影设备、录音机、测量绘图工具、记录表格、证件、生活用品、药品、礼品。 6、民族社会学的特点

1)强调现实而非历史,即主要关注现实的民族问题; 2)强调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个民族集团自身; 3)注意结合集团与个人两个层次; 4)比拟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研究;

5)在尽可能综合和忠实描述的根底上,力图解释种种关系的形成与开展; 6)注意吸收、借鉴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7)注重实证研究; 8)结合政策研究; 9)结合社区开展研究;

10)关注一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关系总的开展趋势。 7、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生态学研究特点

1)重视生态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研究;


2)重视文化适应的研究; 3)重视生计经济的研究。

8、民族学研究中,运用统计方法的意义

1〕使民族学研究更加精确、更为科学,并逐步走上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 2〕可以用来发现某些在实地调查中常常不易发觉的文化模式;

3〕使用计算机对人类关系区域档案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极大地促进跨文化的比拟研究;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5〕随着时代的开展,多学科携手共同研究某一地区或某一专题已成为一种趋势;

6〕数理统计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在民族学中推广使用计算机,从而促进民族学自身的现代化。 三、简答题

1、自观与他观的关系

1〕定义:自观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他观的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2〕在民族学调查过程中,以什么眼光来看问题是个重要的前提问题。明了“自观〞,可以克服“族际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如实地反映真象,不带“偏见〞,但并不能把握本质。自观方法和他观方法是互补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调查中运用好这两种方法,才会得出真实而深刻的见解,才会分析出表层现象后面的深层结构,才会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出来。 2、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两种方法所依赖的哲学体系有所不同。作为定量研究,其对象是客观的,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物。而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对象被研究者赋予主观色彩,成为研究过程的有机组成局部。

2〕两种方法在对人本身的认识有所差异。量化研究者认为,所有人根本上都是相似的,而定性研究者那么强调人的个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进而认为很难将人类简单地归为几个类别。

3〕目的不同。定量研究是为了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对各种环境中得事物作出带有普遍性的解释。而定性研究那么试图对特定情况或事物作特别的解释。换言之,定量研究致力于拓展广度,而定性研究那么试图发挥深度。由于方法论上的不同取向,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明显的差异:

1研究者的角色定位:定量研究者力求客观,脱离资料分析,定性研究者那么是资料分析的一局部,对后者而言,没有研究者的积极参与,资料就不存在。 2研究设计:定量研究中得设计在研究开始前就已确定,而定性研究中得方案那么是随着研究的进行而不断开展,并可加以调整和修改。

3〕研究环境:定量研究运用实验方法,尽可能控制变数,定性研究那么在实地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力求了解事物在常态下的开展变化,并不控制外在变数。

4〕测量工具:定量研究中,测量工具相对独立于研究者之外,事实上,研究者不一定亲自从事资料筹集工作,而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就是测量工具,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5〕理论构架:定量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最终结果是支持或反对假设,定性其理论是研究过程的一局部,是“资料分析的结果〞。 3、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相同点:1〕从研究对象来看,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都是从综合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发生、开展和消亡的过程和规律。如家庭、婚姻、道德、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社会标准、法律、族群等都是两门学科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2〕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二者都有全方位考察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特点,都侧重于研究当代人类社会文化的开展变化。在研究手段上,都吸收了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社会学由于引进了统计学、数学、数理模式和计算机技术,运用了自然科学的标准化和科学定量分析手段,使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内成为紧跟科技进步的学科,这也正是民族学要向社会学学习的地方。

不同点:1〕从研究的范围来看,民族学要比社会学更广泛一点。从二者的学术史来看,社会学主要研究文明社会的社会现象,尽管近来有所变化,但总的倾向并没有根本改变。而民族学不仅研究文明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研究所有开展阶段民族的所有社会文化现象。

2〕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民族学不仅研究作为社会文化的人,而且还要研究作为生物现象的人,因此,必须较多地借助诸如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手段,而社会学由于较少涉及作为生物现象的人类,因而也就较少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手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542e29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