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寒三友 教案

2023-11-21 16:0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7岁寒三友 教案》,欢迎阅读!
岁寒三友,教案



17 岁寒三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8个生字。 2、理解古蚊内容,感受松竹梅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并对照译文读懂古文。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古蚊内容。 2、结合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松竹梅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听说过“岁寒三友”吗?谁能说说“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松、竹、梅)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吗?

2、课件展示松、竹、梅的图片,老师简单介绍“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二、生字词学习

1、课件展示会认字,指名学生认读并组词: 注意:“侍”是翘舌音; “庭”是后鼻音;

“即”的读音是jí,区别于“既”。

2、课件展示会写字,指名学生认读并说出结构和部首,老师相机指导难写字: “茂”的下面是“戊”,不要添笔或减笔;

“曰”与“日”的笔画和笔顺都一样,但是“曰”比“日”要宽一些; “皆”下面是“白”;

“即”的部首是单耳旁,不要写成双耳旁。 3、理解古文中的词意:






着花:开花; 并:都,一起; 曰:说; 他:其他; 何:为什么; 否:不是这样的; 其:代指松、竹、梅; 皆:都,全; 即:就是。 三、整体感知

1.齐读古文,小组讨论,你们能自己读懂古文的意思吗? 2.对照译文,弄清楚每一句话对应的意思。 3.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4.分小组读古文和译文,弄懂为什么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四、课文精讲

1.读古文第一句,对应译文回答: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有人物? (冬天,庭院前,儿子和父亲)

2.读古文第二、三句,对照译文思考: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儿子有什么疑问?父亲是怎么回答的?松、竹、梅为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

3.小组讨论: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五、课外拓展

1.本文可以改成一个小话剧,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时间:冬日的某一天 地点:庭前

人物:儿子(主演)、父亲(主演)、母亲(旁白)。

【幕起:庭院里,儿子拉着父亲的手,观赏着庭院里的松、竹、梅。】 旁白: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

儿子:【一手指松、竹、梅,满脸疑惑,望着父亲】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

父亲:【望着松、竹、梅,一手抚摸儿子的小脑袋,满脸微笑】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98746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