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01 16:3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儿童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学前,对策,存在,死亡,儿童

学前儿童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当前人们的心理问题日趋突出,社会上自杀自残事件的当事人年龄越来越小,加强和完善死亡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从教师、家长、幼儿园、社会四个方面对死亡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教育方式、教育方向、教育经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前儿童 死亡教育 对策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其融入到学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前儿童科学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死亡,把死亡当作生命中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对死亡的学习逐渐克服对死亡的畏惧心理,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从而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一、问题概述

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从武汉爆发,而后席卷全国。我们每日被迫面对死亡,紧张的气氛影响到每一个人,尤其对尚未形成全面认知的学前儿童。然而,死亡教育一直是国人的禁忌,对学前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更是忌讳。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的死亡教育更是不可或缺。学前儿童死教育的核心就是教育学前儿童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为他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死亡观、生命观,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生命的脆弱性、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生与死的不可逆性,从而学会珍惜,珍惜生命、珍惜人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学会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二、学前儿童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育的随意性

马妮萝老师曾指出,90%的教师都被学前儿童问及过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其中,26%教师会直接告诉幼儿死亡就是离开了人间,去了天堂;20%的教师会通过绘本、多媒体、游戏等方式间接告诉幼儿什么是死亡;17.7%的教师会将死亡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6.6%的教师会选择转移幼儿的注意力;4.4%的教师则不知所措。教师对死亡教育比较随意,在回答幼儿相关问题的时候确定性不够。 2.家长教育的缺失

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是齐头并进的。然而在死亡教育方面,很多家长要么会选择避而不谈,要么会把问题抛给幼儿园老师,更有甚者会用暴力手段强制幼儿停止提问。

3.幼儿园教育经验不足

由于政府及社会重视不够,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时,软件和硬件条件均不充分。幼儿园既没有相关的环境创设辅助,也无法在短期内提供充足的社会体验,儿童死亡教育有名无实、流于形式。 4.社会教育氛围不佳

当前市面上关于死亡教育的绘本和教材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我国死亡教育儿童绘本的出版还比较小众,死亡教育的内容选择也不够完整深刻。面对市面上多且杂的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素材,家长和老师在为学前儿童选择绘本时显得无所适从。目前很多电视节目也不


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较低,模仿造成的悲剧时有发生,比如某幼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某段情节导致惨剧。 三、学前儿童死亡教育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师意识形态

教师应具有健康积极的生死价值观,如果教师对于学前儿童问到的关于生死问题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那么死亡教育注定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不仅要理解生的意义和死的现实,还应搞清楚生与死之间的状态,即当下。如《易经》中记录的大禹对生死的教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活着的感受只是暂时的,死亡终是归宿。对于生死教育,宗春山教授曾表示:生死教育虽然没有标准范本,但从实施的形式上看,应该更多采用分享的方式,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说,死亡教育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情感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抓住死教育的机会,适时分享。 2.明确家长教育方向

因学前儿童对死亡概念理解的缺失和错误的认知而造成的学前儿童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上的偏激的现象,家长显得有点慌不择路。针对本次疫情,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很好的死亡教育。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学会以大自然为尺度,遵从生命的秩序,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当孩子产生和生命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和困惑时,家长要对孩子的所思所想耐心、尊重,不简单粗暴地否认、拒绝。态度比语言更能传递真实的信息;利用一些好的绘本故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述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唯一性和可贵性;对于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家长可以坦承自己也不知道,鼓励孩子未来自己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切忌打击孩子别老想这些没用的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死亡留下的会有伤心难过,但是生命的逝去不代表爱的分离。 3.幼儿园应加强园内外交流学习

幼儿园应重视并加强园内死亡教育的环境创设工作。这项工作既要符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还要综合考虑学前儿童认知和家长理解;园方在为幼儿选择绘本和教材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比较适合中国学前儿童认知的以情感教育为主、理论教育为辅的教材。不同的幼儿园教育幼儿的理念、教育的侧重点以及园内的科研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去做得好的幼儿园学习和研究不同教师对待死亡教育的态度和进行死亡教育的方向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当下市面上有关死亡教育的产品比较杂乱,很多不适合幼儿的影视作品常常出现在电视上,这些影视作品易被学前儿童观赏并模仿。因此,优化社会娱乐环境已成为学前儿童死亡教育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当社会形成一种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环境的风气时,学前儿童死教育的开展方可游刃有余,学前儿童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不把生命当儿戏。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死亡是不吉利的,很多人都会片面地将死亡教育与死亡或者是教孩子死亡混为一谈。一旦死亡在孩子的心里刻上了恐怖的标签,容易导致孩子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和抗拒。因此,社会必须带头扛起死亡教育的重担,警醒所有人正视死亡,坦诚面对死亡,共同为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实施排除心理干扰、净化心理环境。 四、结语

当前疫情形式依然严峻,每天还有人因感染病毒而死亡。关于如何化解孩子们的好奇和恐惧,如何让孩子珍惜生命,时刻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应抛开禁忌,多去和孩子聊聊死亡,因为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生命教育:培养完整的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崔迪 李莉 幼儿园死亡教育的特点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马妮萝 幼儿园死亡教育现状的访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3]李杨 我国死亡教育儿童绘本出版分析[J].出版广角,2018,(01):47-52 [4]殳儆 穆薪宇 改变,从死亡教育开始[N].健康报,2018

[5]黄钰涵 论幼儿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8,(23):42-4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a22980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