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 优秀教案

2022-08-13 23:0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刘姥姥,大观园,优秀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含义。 2.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3.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学习借鉴刻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其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2.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3.理解文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红楼梦》中写笑最经典的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席间这幅群笑图,可以说,群笑图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曹雪芹是怎样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众人笑态的呢?在他笔下,每个人的笑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课文,去悉心地品味一番吧!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清代小说家。

2.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送来些野菜瓜果。恰巧贾母听得此事,请刘姥姥过去陪她说话。

1 / 3




刘姥姥便说村里的故事,贾母甚是爱听。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看什么都新鲜,闹出不少笑话,鸳鸯更施小计捉弄,众人行酒令,所说词句颇有寓意,黛玉不经意说了几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引起宝钗的注意,刘姥姥的令词又引发哄堂大笑。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xiāo) (miè) 银箸(zhù) 不伏(fú) 砒霜(pī shuānɡ) 2)重点词语

相干:指相互间有联系,有关系、有牵涉,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 捉弄:戏弄。

摄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 促狭鬼儿:爱作弄人的人。促狭,爱捉弄人。 三、整体感悟

(一)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原题为“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这一标题既写出了本文的主人公“刘姥姥”,也表明了人物活动的地点“大观园”,题目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刘姥姥在大观园里的活动情形。

2.分层解读

第一层: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层: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层: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二)深层领悟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2.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2 / 3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3.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结束语】

节选部分叙写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的故事。刻画了刘姥姥识趣凑趣、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装疯卖傻,很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世故、精明的农村老太太的形象。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开端:刘姥姥在潇湘馆解说对后院梯子用处的推测

发展:一行人来到秋爽斋,早饭前凤姐鸳鸯安排刘姥姥表演“笑”剧 高潮:刘姥姥说笑话、夹蛋,引得众人开怀大笑 结局:鸳鸯、凤姐解释取笑的缘由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1f29c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