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教案

2022-09-24 04:0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朝三暮四》教案》,欢迎阅读!
朝三暮四,教案

新授课 课时教案模版 (小学语文



1

《朝三暮四》

汉字家园

主备人 授课年级

陈伯玲

五年一班

语文

课标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积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要求

2.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情感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这个板块由三篇古代寓言组成。其中包括《朝三暮四》《买椟还珠》《相濡以沫》。这些寓言幽默深刻,语言

单元内简洁锋利。学习这三篇寓言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椟还珠”这三个成语都是容分析 来源于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了解三个成语的寓意。积累来自古代寓言的成语,丰富他们的汉语

词汇,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学情 学生刚刚由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学习内容的难度有所增加,而且是首次在课文当中接触到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分析

式,对于学生来讲,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本单元主题为汉语家园,达到识字积累目标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喜爱,重在培养学习兴趣。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目标 3.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讲这个故事,会用这个成语。

4.积累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重点

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字。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2.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讲这个故事,会用这个成语。 3.积累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情境设计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南辕北辙》《滥竽充数》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朝三暮四》 初读课文 检测生字

(一)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做好标记。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教学 重、难



3.出示生字词检测读。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5.说明“曰”“皆”“然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基础任务

6.齐读课文。

(新知学习)

(二)练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仔细听如何断句。强调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①自读;

②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

③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④生竞读;点评。

精读课文 尝试翻译

巩固练习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书下注释试译课文。 (新知巩固) 2.提出疑难词句,小组内共同解决,全班交流。(生交流,师检测)

3.说故事(翻译)

发挥才智 探究寓意

(一)这则寓言讲了什么事?

(二)猴翁一天内喂给猕猴的橡子总数有变化吗? (三)那么“众狙”为何“皆悦”呢?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挑战任务

(四)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励多角度)

(新知迁移)

(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作业

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背诵《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板书

主板

朝三而暮四 皆怒 朝四而暮三 皆悦



副板书

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 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79edb4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