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尽人事,安天命”

2023-03-27 17:3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尽人事,安天命”》,欢迎阅读!
尽人事,天命,谈“

浅谈“尽人事,安天命”

浅谈“尽人事,安天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对于处在第一阶段的在校大学生更是如此。既然有前人指路,我们不需要等到花甲耄耋再回味人生,而是以之为参考完成相对合适的大学历程。做到这一点往往就需要我们“尽人事,安天命”。

这句经常被人认为是迷信上天的为人态度其实应该这样理解:尽,尽心诚意;人事,人在一生中所碰到的各种事情,包括“事君”、“待人”、“接物”等。尽人事,就是说要尽心诚意地对待一个人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而知天命,意指天命可畏,非敬不可,不可逆天行事。对于我们来言,无“事君”,而“待人接物”尤重;“敬畏天命”若难,“顺天行事”尚易。

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些未尽人事便听由天命之人,自然不知道怎样把有限的精神保存起来用在适当的地方,这样看来,“听天命”并非消极,而是最有意义的积极;亦有只尽人事而不听天命者,纵然一时成功却不能长久,需知人生在世,许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每个人的天命各有不同,却都不是一条直线,与加尔文所谓“上帝的选民”即人要努力经营生活去证明自己是“选民”相类


似,我们也需要“尽人事”以“观天命”,此时如果不能安心,便是不知知足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快乐、心安,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深入探讨“尽人事,安天命”有两层含义。一:某件事情失败的几率也许较高。二:心理安慰。“天命”在这里是指“非自控性变数”,“人事”相应的就是可自控性变数。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句话:当一件事情的非自控性变数大于可自控性变数时,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掌控好可自控性变数。换句话说,当某件事看上去并不容易成功而你还是要去做的时候,不要担心那些你无法干预的影响因素,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可以。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安慰那些因为非自控性变数而失败的人,套用“你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的类似句式起到鼓励他人的作用。但是要注意防止其被误用为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和鸵鸟精神,令当事人沉浸于被过度放大和无限延展的非自控性因素中不能自拔,从而无法反省自己“尽人事”之程度与方向以及面对无法干预之因素时凸显成为关键因素的人文修养与智慧,也就难以在失败中撷取经验教训,进步更无从谈起。

常常见到一些人为了一些事,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千般盘算,万般设计,眼看就能垂手可得,功德圆满,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意外或小插曲,导致前功尽弃,前程尽毁。这些遭受挫折或失败后的人往往哀叹“苍天不公”。诚然,天公从来没有公道,有的人勤劳刻苦、奋斗不息却不能成就,甚至穷困潦倒;而有的人懒惰无能、平庸无德却能成功,攫取财富、权力和名誉。如果因为这样,就向命运低头进而自暴自弃,那么在自暴自弃之前能否抽出时间远观历史近看身边?

君可见:诸葛孔明火烧司马懿父子,眼看司马大军即将覆灭,大雨忽下,救活了司马父子,也就此改变中国历史,司马氏坐稳江山。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仰天长叹,成为千古绝响。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入世态度使之既能尽力去奋斗不息,又能安时顺世、乐天知命,更应该成为我们处世行事的参考。应当承认,主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8f1ddf51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