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2023-01-08 21:3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帮助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欢迎阅读!
专注,提升,帮助,孩子,如何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

要保持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如果家中物品摆放杂乱,孩子的东西没有固定的位置,想用的东西找不到,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造成专注力不集中。

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简洁。孩子们都喜欢颜色鲜艳、图案精美、功能多样的文具,但功能则应该越简单越好,铅笔和橡皮也要造型简单,功能单一,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来玩。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简洁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来,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孩子学习的时候,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为孩子创设安静、适宜的家庭学习环境。

二、要建立起规律的生活方式

对小孩子来说,越是简单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越是对专注力的提高有帮助。比如,每天早起需要做什么、上学的时间、回家以后做哪些事情,孩子自己能够掌握和安排,对孩子的专注力提升大有裨益。

我们的做法是:陪着孩子一起执行良好的生活作息。我们家长基本能做到生活比较有规律,无论工作多忙,我们也要保证有大人陪伴孩子。我们每天都要仔细翻看他的书包,看看他当天学习的内容,检查他当天的作业情况,八时左右各自看书,或者一起读书,八点半左右睡觉。当然,偶尔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破例一下。除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准备衣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孩子对生活有了责任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有责任感。 三、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

陪孩子,并不是要家长每天放学跟着孩子,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关注孩子,给他列好学习计划,当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后,你会发觉省心很多,不用每天在他们身边唠叨了,他们自觉地去按照学习计划完成。

1、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孩子回家后经常打开冰箱找吃的,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专心做事的原则,吃东西就不写作业,吃好后再写,不能一心两用;

2、规定作业时间,不给孩子拖沓的理由,例如:不能50道口算做个半小时。养成拖沓的习惯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

3、一次只要求他完成一件事情,但必须有始有终。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完成任务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

4、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请称赞他的每一个写得漂亮的字,抓住每一个遗漏的地方。看到家长的严格和仔细,他一定会再接再厉地认真完成,争取得到更多的赞美。

5、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将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拿走,而且,不要去打扰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思路,要避免对孩子的随意斥责,如果经常批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就会习以为常,不觉得是个问题,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

四、大声朗读

大声朗读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大声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五、减少接触“三电”的时间

所谓“三电”,就是“电脑、电视和电子游戏 。因为上述三电产品都属于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工具,变化节奏很快,当孩子习惯了既快速又强烈的声光刺激之后,自然就难以对静态的学习产生兴趣。

要限制孩子看电视。可以选择一些有益的儿童节目,寓教于乐。但是,必须要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节目类型,一些成人看的娱乐节目不适合小孩子看,时间上要把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要杜绝孩子玩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充斥着各种声音和光影的刺激,容易让孩子兴奋,从而静不下心来学习、思考,特别是有些孩子玩游戏上瘾,再想改变就很困难,所以有一种说法:想要迅速毁掉一个孩子就送给他一部智能手机吧!。


六、父母以身作则

要让孩子专心,父母就得从自己做起,比如从头到尾好好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当孩子专心做事时,父母也安静地做自己的事,而不是在看电视、玩手机、大声谈笑。总之,别让孩子产生“为什么父母可以,我却不可以”的想法,这样才有助于他达成各项学习目标。

七、良好的沟通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最新情况,也及时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56029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