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高考招生在阳光下前行

2022-06-17 12:1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0年,高考招生在阳光下前行 》,欢迎阅读!
光下,高考招生,前行

40年,高考招生在阳光下前行

作者:姜乃强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29



719日,在人民大学举办的2017年“录取现场开放日”上,6名新生代表欣喜地从人大校长刘伟手中接过了录取通知书。通过现场开放与网上录取,考生目睹自己如何被录取,真实地感受了高考招生的透明与规范。

谈起如今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许多人会用四个字告诉你:“阳光”“透明”。40年来,从录取公开、信息透明,到将招生录取工作全程置于群众与舆论的监督之下,考生与家长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着高考招生的公平与公正。

网上录取提上日程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时,报名和录取等工作均采用手工方式管理,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又费时且易出差错,同时也为滋生招生腐败提供了一定的土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考录取,提上了议事日程。19981014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调研,在听取“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后,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高校招生系统软件研制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实现网上录取的总体工作设想。

在周远清的关心指导下,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有关专家和省级招办负责人成立了总课题组。199812月,教育部学生司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总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网上录取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提出要做到信息编码、考生基础信息、同级工作界面、高校录取软件“ 四个统一”。

此后,教育部学生司组织了十多个省级招办的工作人员与清华大学的技术人员一道,苦战半年,初步完成了网上录取系统原型的研发,并于1999年组织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广西、四川、福建、湖北、重庆、云南等10个省(区、市)和199所高校实施了网上录取的试点。

当年, 网上录取总人数达到20万人, 其中远程网上录取近10万人。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当年实现了远程录取院校及录取人数“ 双过半”。网上录取试点工作的首战告捷,为网上录取工作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推动高考改革

1999高考录取结束后,教育部学生司在成都召开了“网上录取试点单位工作总结暨总课题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明确了2000年全国网上录取工作要实现“三个过半”的总目标,即参加网上录取工作的省份过半,参加网上录取试点的高校数过半,通过网上录取招生的新生总数过半。

2000年,这一目标顺利实现。此后,教育部学生司又组织力量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录取系统软件和网上录取安全解决方案2001年,经过全国招考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我国基本建成了全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

2001年,高校网上录取应用系统软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鉴定和验收,并获得了“2001度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鉴定专家对网上录取对高校招生改革和管理的推动性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招生网上录取实现了录取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此后,网上录取工作不断改进和深化。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基本实现了录取远程化,结束了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必须到各省考试机构驻场录取的历史。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成为推动高考改革的成功范例。

高考在阳光下前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这是一项令老百姓满意、受到社会赞誉的大工程,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信息公开。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网上录取为招生工作信息公开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了高考招生“阳光工程”。这个工程的重点,是强调确保高考招生六个方面的信息公开,包括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等。每年高考招生季,考生与家长们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通过媒体,通过校园开放日,通过各大高校网站,获取高考招生的第一手信息,选择着心仪的学校与专业。

2013年,教育部又提出了高校招生的“ 十公开”,包括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计划公开、考生资格公开、录取程序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等。

为遏制高校违规录取行为的发生,近年来教育部还要求高等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和程序录取新生。教育部采取了学生学籍电子注册与招生计划挂钩的措施,对所有游离于体制外、不按计划违规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电子注册。

而所有这些工作的公开与透明,始于网上录取,得益于信息化教育手段的实施。40年来,从信息公开到网上阅卷,从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到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教育部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使得高校招生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高校招生录取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高考招生在阳光下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7e6f2e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