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02-01 12:5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比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认识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2. 求出比值。

3.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确比值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

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

称,同时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

难点:正确写出比值,并能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可乐,和4块巧克力。如

果将这杯可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喝,每人能喝到多少?生:每人能喝到1/5杯。师:你是怎么计算的?生:把可乐平均分成5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所以是1/5杯。师:好棒!如果这4块巧克力也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吃,每人又能吃到多少?生:每人能吃到4/5块。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巧克力平均分成5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所以是4/5块。师:像这样,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在数学上我们用除法来表示。(板书:除法)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板书课题)。

2.

问:看到这个字你有什么想法?(生自由说)师:生活中有很

多的比,比如我们常说的两杯果汁和三杯牛奶就是一种比;还比如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都会显示他们的成绩的比。那么什么是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新知,掌握概念

1.

初步认识的意义。师:谁能说说老师拿来的这杯可乐和4

块巧克力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自由说)师:也就是说这杯可乐的量和巧克力的量是相等的,用数学语言来说他们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如果我们把这两组数量看作两个量,那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生:等于号)师:那我们就用等于号把这两组数量连接起来(在PPT上写上等于号)。像这样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除法叫做比。(板书:两个数量相等)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比?(生自由说)师:也就是说比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关系的。(板书:两个数量相等关系)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两个数相除叫做比。(板书:两个数相除叫做比)师:那根据上面的例子,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吗?(生自由说)师:谁来完整的说说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生答,师板书:前项、后项、比值)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说的。(生自由读)师:谁来试着说说课本上是怎样定义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的?(生答)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两个数相除叫做比,相除后的结果叫做比值。而这两个数分别叫做前项和后项。比如这杯可乐和4块巧克力可以组成一个比是1:4,这个比的比值是0.25。你们会写比和比值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比的卡片让学生读并试着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a751fe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