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影响

2023-02-13 17:3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欢迎阅读!
道家,思想,影响

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在中国史上时间不长,且很快被道教所代替,但道家思想在各个方面融入了社会中。道家思想在西方也传播很广,不论是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生活态度还是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与存在主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于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也被很多西方人所接受。 哲学影响

与儒家强烈关注伦理学中道德实践问题不同,老庄思想覆盖了哲学的各方面,且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互补的。

老庄思想在宇宙观、本体论上提出了这一无法被言说而只能被体悟的终极概念,也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主基调,即我们所能体验的只是有限存在,而作为非存在而存在的只能被体悟而无法感知。

在知识论上老庄都主张以辩证思想考察世界,庄子提出以一种超越知识的态度来认识知识。

理学上庄子人生哲学的齐物论和逍遥观对后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在中西方都有人以庄子人生哲学处世。老子则对儒家的道德观进行了批判,主张一种原始朴素主义。 政治影响

道家在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汉初,以黄老学派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占据了历史舞台,自汉文帝、汉景帝由上至下到陈平、田叔等大臣都推崇道家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曹参,在齐国时,他以清静无为而民自定的政治方针治国,百姓安宁,齐国大治。萧何去世后继任相国时期无一创新,皆以萧何所订律法为准。即便如此在民间被赞为载其清静,民以宁一,又被史学家评为萧规曹随,守而勿失

道家思想的政治高峰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将汉朝从自天子不能具均驷,将相或乘牛车。发展到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汉书·食货志》)维持这一政策方针的关键人物是窦太后,由于她的坚持这条路线才一直执行到汉武帝初年她去世以后。

在此期间,崇尚黄老学派的淮南王刘安谋反失败而自杀,此后黄老之学开始走向衰落。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道家思想从此走下政治舞台。三国魏晋以后,道家逐渐转变成道教,在政治上再没有任何作为。 艺术影响


老子、庄子本身从未谈过关于艺术的问题,也没有表述过艺术是否具有价值的观点。老子、庄子对于后代艺术的影响在于他们的思想所展示的人生境界是一艺术化的人生(尤其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甚)道家思想主要通过魏晋玄学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绘画上的影响

在人物绘画上,改变了以描写人物道德的主题,而是以个人风采个性代之,顾恺之主张传神写照的画风兴起。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四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

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1d5d0c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