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2022-04-13 23: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语文,小学,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作者:王丽娟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33

1.钻研教材

1.1读课文。达到三读,即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足见其重要性。三读,与课标中的确、流利、有感情依次对应,读懂了才能做到读得有感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1.2理解课文。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3认真思考课后习题,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读好。

1.4查阅资料。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二是上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阅读。 2.提倡创意阅读,注重读写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拿书里的世界与自己周围的世界作比照,拿自己与作者或书中人物作比照,既理解了作者,又更好地认识了自我,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地阅读。因此,有时朗读中闭眼想象的效果反而要比看图片更好。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霍金的形象,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近人物,用心感受人物命运的悲惨。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实现的,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书是无声的,但它有生命。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让那些方块字涤荡幼小的心灵,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让学生眼前出现一个辽阔而绚丽的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课文的思想与情感。

《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感悟霍金人格力量时,我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在读中感悟霍金的哪一句话最打动人心,学生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带着无比感动景仰之情全体站起来表达了对霍金的崇敬。教学效果较好,但如果我能把最后总结的话换成:假如霍金来到我们教室,来到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科学巨匠,面对这样的生活强者,你难道不想对他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动笔写出内心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5092281711cc7931b716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