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随笔作文

2023-03-08 17: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土中国随笔作文》,欢迎阅读!
乡土,中国,作文,随笔



乡土中国随笔作文

《西游记》中曰:“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此后,我知道了泥土代表着家乡,表达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所谓“故土难离”今天有幸读到一本关于介绍中国乡村的书籍,提升了我对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认识。

谈及乡土,也许对我们来说太陌生,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顾不得好好欣赏一番城市光影,更别说去感受那绘满自然与人情的乡村图画了。

于乡土,我是满含敬畏与向往的,小时候经常随父亲去探望乡下的奶奶,发自内心的喜欢那只属于乡村的犬吠和炊烟,现在对乡土的认识也便止步于此了。有幸翻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这才对乡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乡土”,我们大概很少接触过这个词,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它和土联系在一起,我这里说的是略显贬低意味的修饰词。很多人自称“城里人”,瞧不起农村,称那些身上挂满黄土的农民是乡下佬,可他们不知道,土地,是家的情结,是中国的魂。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乡土情怀,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失不了的。我曾看过一篇报道,在美国耶鲁大学北部的一片荒地里,却长满了韭菜。香菜等各种美国百姓未有耳闻的蔬菜,这些都是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种下的。如今在城区里,只要有一片荒地,就会有人种上蔬菜,即便没有空地,也会在阳台用一些瓶瓶罐罐精心栽培。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我们的民族,




和土地是分不开的了,中国人喜欢在土地上耕种,这是一种对土地的信仰,这片广袤的的土地是我们的精神之源,民族之根,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在土地上,我们种的不仅是菜,更是心中的那份情怀。

很多人说乡下人愚昧,但这并不是智力所造成的,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人们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因此乡土社会中的人们不需要借助文字来解决沟通上的障碍。费老说过,“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只有在发生变化后,文字才能下乡。”于此,便要说说文字下乡了。文字为何下乡?随着现代化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乡村关系趋向淡漠,乡土社会稳定性受到冲击,乡土社会原有的熟人间的沟通交流受到时空的阻碍,才会有文字下乡。我无法判定文字下乡有无必要,但通过费老的文字中可以得知,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乡土社会的本质。

换个角度来看,于费老而言,乡下人是私的。但城里人也何尝不是如此。人们以自己为中心,建立由近及远的关系,就像把一块石子丢进水面,形成一圈圈向外推出去的波纹,这便是费老所谓的“差序格局”。这也是我们与西洋的不同所在。在西洋,团体的划分是有分明的界限的,而在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是有伸缩能力的,人们以己为中心,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我认为,《差序格局》一篇最为深刻,也最难理解,奈何才疏学浅,对其解读便暂时到此程度,还待细细品读,体味其中深意。

读罢《乡土中国》,脑海浮现出那片黄土那片天,那聚村落那淳朴的农民。费孝通先生执着的走在中华大地上,带多少背井离乡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b54729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