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记录心得体会

2022-04-19 00: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访记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家访,心得体会,记录

家访记录心得体会



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留在家中,使得家庭教育主体的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隔代监护――溺爱;养监护――偏爱;无人监护――失爱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与迫切,也亲身感受了教育这类儿童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

去年秋季我接手了二年级2,班上的一位高个子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从与她谈话中知道,她叫陈晓梅,已经十岁了,是一名留守生.她很腼腆,穿着也较朴素.从成绩报告册上,我发现她还是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善良懂事,乖巧可爱.与她接触一段时间后,觉得她特别爱劳,每次班上有劳动任务时,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同学们推选她为劳动委员,她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周末,我走进了她的家,得知她被寄养在家庭比较贫困的舅舅家,其父母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当时她坐在椅子上,头垂到了膝盖下,两只手不停地在地上来回摸着,连跟我对话都不肯抬起头来.她胆怯、自卑的表现让我心酸,我走到她身边拉起她的双手和她交谈起来,其中最核心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当一个小主人”从收拾房子、倒茶到与客人礼貌交谈等等我们谈了好一会儿,我起身离开时,孩子竟站在门口,有礼貌地跟我挥手说再见了.通过这次的家访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似乎很愿意与我亲近,总是寻找机会表现自己.

可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就经常有人向我报告:“陈晓梅打架

了”.“陈晓梅又欺负小同学了”.经过调查,我发现她有一次是因为拿别人的钱被揭发了,她便动手打人;还有一次是为了向其他同学讨要玩具,而别人没有给她,她觉得别人瞧不起她而与他人发生口角,,我觉得她与二年级上学期相比,好像变了一个人.于是我再一次走进了她舅舅家,了解她的情况,并和她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还叮嘱她:如果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告诉老师或同学们,我们会尽力帮助她的,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当发现她的点滴进步,我会及时予以表扬,帮助她树立信心.在师生们爱的滋润下,她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本学期期末测试中,语文数学均取得了95分以上的好成绩,还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今年暑假(711)学校安排“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我和配班教师陈老师又一次到她家走访,当时只有她舅妈在家,通过和她舅妈的交谈,我才知道她父母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异,她随母亲生活,母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过年都没有回家.舅舅、舅母觉得孩子可怜,一家对她特别偏爱,处处迁就她,但在她幼小的心里,这一切的好都无法替代母爱.每当她看到别人的父母来学校看孩子时,她就会觉得孤单、无助.看到别家孩子幸福的样子,她羡慕极了,埋怨过、苦恼过……,父母的爱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可欲而不可求.

一颗幼小的心灵就这样承载着如此之多的创伤,着实令人心痛.为教师,我有职责让她走出心灵的阴影,让她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让她能够感受母爱,我当即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讲述了孩子现在的情况,并提醒妈妈:“不要因忙而忽视家中孩子,不要因累而对孩子力不从心,不要用钱来代替母爱”.同时要求家长做到“三个一”,即每月给她打一个电话,每学期至少与老师联系一次,年至少回家一次.另外,我还与她舅舅、舅母进行了交流,希望他们不要过于姑息、迁就孩子,要经常向孩子的妈妈反应其情况,并提醒他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要关心她的生活,关注她的心理健康,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尽一份力.

今年85,市、区、镇教育界领导一行走访了陈晓梅,教育局樊局长等领导亲切地慰问了她,在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后,亲手为她送上了书包、书等学习用品.现场的她热情有礼,落落大方,一会儿向客人们问好,一会儿为客人们搬凳子,倒茶……对领导们的问题对答如流.最后还表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谢谢您们对我的鼓励与帮助.”说话时,她脸上绽开了自信与幸福的笑容,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不是天生的孤僻.只因父母的外出,幼稚的心里承担不起孤独和寂寞,因而有的会变得自由散漫,有的则变得沉默少言.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


,在留守生教育问题上,一定要有细心、爱心,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带着爱心走近留守生做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

留守生往往因为各种各各样的原因,例如父母在家的孩子常常会在每个周得到一次两次,乃至多次的探望,而留守生却在这一点上得到的甚少,于是留守生的自卑心理在潜意识中不断产生,从而使一些留守生逐渐变得难以接近,更难以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于是,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走近学生身边,了解他,他做朋友,并想尽一切办法走进留守生的内心深处.

二、捧着真心走进留守生心里实现心与心的互换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之以情,胜过许多说教,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甚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不仅要走近学生身边,经常了解、关心他们,更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留着细心做留守生的楷模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在留守生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有母亲般的慈爱,朋友般的真诚,学般的友情,兄长般的交往,同志般的交流.以自己的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鲜花与荆棘,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成功的喜悦,体会背后的辛酸,遇到挫折要坚强、果断、勇敢地去面......

让我们用师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爱在细微处,从小事做起,共同关注特殊群体,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教给学生一个人生的支点,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生活中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d8a48f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