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新特

2022-08-10 17:1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新特》,欢迎阅读!
新特,中国,概括,诗词,面的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

新特

一、深耕节目样态,把文艺写成诗

创新需要突破自己创造的高度,《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拓展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潜力,节目顺应时代的特点、人民的需求和媒体的变化,在保留原有核心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了场景升级、难度升级和传统文化呈现深度的升级。

节目延续“人生自有诗意”的主题,在场景构建上以大气的中国元素为底色,以简洁立体的舞台布置为轮廓,创造了一个重在凸显诗词内容和文化内涵的诗意空间新一季节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将剪纸、蛋雕、糖画、木雕等绝活以视频短片的方式进行展现为选手出题,延展了节目的叙事时空和内容体量。《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将百人团首次分开进行分团而战,少年团、青年团和家庭团的设立使得参赛人群覆盖全面,淘汰赛制的设立更增加了节目比拼的紧张看点;“超级飞花令”的难度升级增添了文化节目的内容高潮,成就了节目最为精彩的片段。

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中不乏有趣的题目、紧张的比拼、深度的解读和温情的传递,节目以其对文化的理解、对电视的理解和对观众的理解,将诗融入了文艺,又将文艺做成了诗

二、熔铸中国精神,把人间写成诗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云蒸霞蔚,在中国的诗里,藏着中国人的乐观泰然、沉静悠远与自然之气。诗词文化绵延千百年,记录着时间的流转、世事的变迁,却沉淀着中国精神。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言:“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所以,究竟是中国人创造了诗歌,还是诗歌造就了中国人,这其中深切的联系已让诗与中国人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呈现了中国人的诗词人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中国人把爱情写成了诗,选手朱琳与丈夫的爱情带着“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浪漫;大漠孤烟之上,长河落日之时,中国人把家国写成了诗,从古至今的家国卫士有着“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志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人把亲情写成诗,血浓于水中有着“萱草生堂前,游子行天涯”的牵挂……人间所有美好的感情皆可赋之以诗,《中国诗词大会》让亲情、友情、爱情、家国之情再次以古朴的诗意方式流转,带着上下五千年积淀的中国精神,写新时代的诗意人间。

三、传承文化根脉,把时代写成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兴运,文化强民强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诗词大会》聚纳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出演了多大的场面,在那些律动悠扬的诗






句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难得的是,节目找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递方式,全民互动的答题方式、全民皆吟古诗词的氛围带动,为人民、为时代皆添了许多诗意,和谐的新时代正需要这种文化韵律与斯文之气。

中国文化带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隆重上路,那些带着麦香的朴素诗句从原初便为中国文化种下了伟大与奇丽,一代代的中国人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坚实根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3dd639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