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同化论

2023-03-31 16: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知同化论》,欢迎阅读!
同化,认知

认知同化论

一、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

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

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 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性作用,这种原有的适当观念可以对新知识起 到固定作用。



二、三种同化模式 1. 下位学习

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另一种是相关类属。 2. 上位学习

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

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3. 组合学习

当学生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

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



三、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 逐渐分化原则

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

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



2. 整合协调原则

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整合协调是在意义学习中发生的3. 先行组织者策略

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

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 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



四、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

而不是通过发现。奥苏贝尔强调,研究者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的误解。他认为,接受 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有意义的,它同样可能是机械的。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通过言语讲解进行 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c9665b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