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外无奇更出奇

2022-11-12 04:18: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奇外无奇更出奇》,欢迎阅读!
无奇,出奇

“奇外无奇更出奇”①一一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艺术探奇

马汉事

唐代诗家,英才辈出,籍南阳的岑参(715770)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唐代边塞诗派领袖的岑参,他的边塞诗以“奇”卓然盛唐.它以雄奇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奇异的色彩,创造了神奇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好奇”的思想性格。同时也以它奇情异采的魅力吸引人们“探奇”。特别是他的七言歌行,历来被诗评家视为唐七古正宗.明代胡应麟说“唐七言歌行,„„高()()(昌龄)()音节鲜明,情致曲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②写于天宝十三载(754)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以下简称《走马川行》)。③正是这类诗的杰出代表.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它的艺术特色.

一、意“奇”.唐人殷播《河岳英灵集》中说岑参诗“意亦造奇”。这里的“意”,据我理解,就是诗的意境,也就是清人王国维说的“境”“境界,文学作品的意境,简言之就是情景交融,它不仅要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图景,而且必须反映作家的主观感情,故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走马川行》正是“有境界”之诗.为了说明这首诗的意“奇”有必要了解一下诗人当时的经历和思想。

岑参虽然出身在“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但早年失估,家道式微,只得靠科举步入仕途.他素有建功立业的大志,并且以“马上”取功名为抱负,“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⑤,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由此,岑参两度出塞,“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城障塞堡,无不经行”⑥.在他以边塞自然风光和战斗生活为题材的边塞诗中,总是在歌颂边塞战争的胜利,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

在《走马川行》中,首先极力渲染黄沙入天,风吹石走的恶劣气候,借以烘托“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然后以匈奴的“草黄马正肥”“烟尘西飞”点明这次出师的政治背景,也强烈暗示了出征的正义性。再写雪夜行军的艰苦,将军夜不解甲,战士衔枚疾走,表明军情紧急,军纪严整,也表现了将士们坚毅沉着和临战前的紧张气氛.“马毛带雪”三句以塞上奇寒衬托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未写战斗,但已暗示出必胜之势,自然而然地得出“车师西门伫献捷”的结论.正是杜甫说的“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⑦.末句真乃点睛之笔! 所以,我们说这首诗意“奇”,就在于立意超奇,写来神亏汗,写出一种对立的和谐美.写军情紧急,却没有恐惧和犹豫,而是将军的果断决策;写冬夜奇寒,却没有悲观和怨言,而是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不仅写出了唐军巧发奇兵,而且明明写唐军的威势,偏用奇景烘托,以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反衬,从而热情地歌颂了出征将士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征战的爱国豪情。

二、语“奇”.唐皎然《诗式》中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走马川行》正是立意高远,所以有“奇句”,反过来,有了“奇句”,才有了意“奇”,岑诗语奇,前人多有论及,徐献忠说参诗“语多造奇”⑧,沈德潜说“参诗能作奇语”⑨.那就欣赏一下诗中的奇语吧。 首先以奇语写奇风。“平沙莽莽黄入天”,以奇特的夸张借“平沙”写风,无一风字,而风之猛烈如睹如闻。走马川,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车尔成河,沙漠空旷,茫茫无边,黄沙旋卷上天,可见风之大,写出这里奇特的景象‘“轮台九月风夜吼”,一方面点出出师时间,另一方面写这里气候之奇。农历九月,按节令当是霜降前后,内地尚温,可走马川的九月却“北风卷地白草折”(《白雪歌》)“九月天山风似刀”(赵将军歌》)“吼”真奇语,以声音写风,雄狮怒吼,使人不寒而傈,写出了风的淫威。“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先把碎石比作“斗”,然后夸张,斗大的石头能满地“走”“走”即跑也,滚动极快,且着一“乱”字,这风可谓大、猛、暴。“风头如刀面如割”,转换角度,从人的感受,以夸张式的比喻写出了风之烈。有此奇景故生奇语。 其次以奇语写奇寒。由于走马川在“雪海边”“雪”之谓“海”,又是一奇语。大风生寒,使得“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砚水凝”可能,而汗在马身上立即结成冰,又是夸张之笔.因为,马疾走,身上口热气,所以“旋作冰”,又是奇语。

征之岑参的边塞诗,奇语纷出。写奇寒:“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轮台歌》);“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折”(《天山雪歌》)“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写热海:“燕沙烁石然虏云,佛浪炎波煎汉月”(《热海行》),写火山云:“火山云满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这写得多么新奇惊人!所以翁方纲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⑩那么,这些奇语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呢? 应当说,这些奇语产生的决定原因是诗人的激情,以神奇的想象反映真实,以奇特的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是一种写实兼浪漫主义的奇.而诗人的激情又来自生活。如果岑参不是亲身去过西北边疆,并深刻地观察了解当地的风光,他就不能写出这些奇语奇景.还应该看到,岑参的语奇与韩愈、李贺的“奇”大不相同。他不象韩愈那样“奇”而“险”,估屈聋牙,也不象李贺那样全凭个人主观的离奇想象,“奇”而“怪”,往往“奇”出事理之外。而是在于合乎事物常情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夸张,如前面的例子似属不可能,但塞外冬天的奇寒确乎存在,诗句只不过是加以夸大而已。所以清人洪亮吉说岑诗“奇而入理”“奇而实确”,是“耳闻目见得之,非妄语也”,⑨这是很正确的。 三、韵“奇”艺术是一种技术。岑参的边塞诗与他驱驰边疆戎马住惚的生活内容,与他奇情逸发,狂放浪漫的精神面貌相一致,又具有形式上的适应性,表现出特有的审美价值。

《走马川行》是一首七言古诗。我们知道七古“出自离骚乐府,故极散漫纵横”,⑾它长于铺叙,错综开合,顿挫抑扬,淋漓酣畅,岑参要想表现那窈冥奇幻的边塞风物,瞬息万变、安危莫测的边塞生活和难、又常倩常感揣度灼体验,用律体五石是然是不适应的,所以岑之边塞诗一半以上就是用七古写成的。

但是,擅用七古的岑参并不满足于从初唐四杰以来形成的较固定的形式。他认为七古双句押韵,四句一换或一韵到底这种格式显得音调纤缓,缺少变化,所以与诗内容紧密配合,在七古用韵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采用句句押韵,三句一换韵的形式,全诗十八句分为六组,平仄相间。 ①川..天,平..(川属文部,边属元部,天属真部,邻韵通押); ②吼.斗、走,仄、仄.仄、(均属候部,上声);

③肥、飞、师,平.平、平(肥飞属微部,师,脂部) ④脱、拨.割,仄.仄、仄(均属月部,古之入声字) ⑤蒸、冰‘凝,平、平、平(均属蒸部)

⑥慑、接.捷,仄..(均属叶部,古之入声字⑿。

这样,使全诗显得节奏短促迅急,音调铿锵激烈,把那狂风飞沙走石,大军夜间行军的紧张气氛渲染得惊心动魄。如果诗人采用常见的四句一换韵,平韵到底的形式,就难以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在岑参边塞诗中,有二十首左右的七言歌行,其中有双句换韵的,如《轮台歌》,有句句押韵的,如《敦煌太守后庭歌》;还有交替使用二句韵四句韵,如《胡茄歌》,但象《走马川行》这种句句押韵,三句一换,且平仄相间的形式是绝无仅有的,显示了他约“奇”。对岑参有意追求的奇韵,曾引起前人的注意和赞赏,陆游在《夜读岑嘉州诗集》中说“工夫刮造化,音节配韶菠。”胡应麟也说“嘉州格调严整,音节宏亮。”⒀

综上所述,岑诗的确创意奇伟,造语奇特,诗体峻拔,独标一格。最后我们以清人姚莹论诗诗来结束这篇短文吧:

王李高岑竞一时,盛唐兴趣是吾师。 何人解道襄阳俗,始信嘉州已好奇. 注释

⑦唐•杜甫《寄高史君岑长史》 ①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⑧《唐音癸签》卷五引语.

@明•胡应麟《诗获》内卷。 ⑨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 ③原诗全文在一般选本中均可见到。 ⑩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 ④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⑾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五。

⑤岑参诗《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⑿这里的韵部用王力先生的三十, 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⒁清•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

南都学坛 1990 05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http://www.edudo.com/1004/95148.asp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d0c1fefab069dc502201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