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负面情绪及适当的调节

2022-06-15 13: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负面情绪及适当的调节》,欢迎阅读!
中学生,负面,调节,适当,情绪

中学生负面情绪及适当的调节

中学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关健时期,对中学生而言身体的成熟和心理的稚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生活的要求自立和经济的不能独立使中学生的心理时常会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矛盾和煎熬之中,因而对于自己的情绪有时尚难把握。而学习又是一种高投入的精神活动,情绪会对中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我们学心理学的都知道,影响人做事成功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事前事后患得患失的心态,所以心态决定命运。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一切学习生活才会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身体需要洗涤,情绪需要调节,时时清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扫除自己的精神垃圾,让自己的身心在一种轻松和谐中学习,定会取得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通过笔者多年来做学生心理工作的经验,现对中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全面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无形杀手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每天所面临的是繁重的学业,学习中相伴随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每一次的考试就如同一级一级的台阶,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中不乏这样的实例:有的学生知识掌握扎实,在平时的学习中步步为营,课堂上思维活跃,对于学习的良好感觉达到极致。可一旦考试,便失去了平时的感觉,特别是郑重其事、组织严密、气氛森然的考试,诸如期中、期末考试,再就是关系莘莘学子三年苦读的高考就显得局促不安,一筹莫展,考试成绩与平时大相径庭,简直让人怀疑是两人所为。究其原因,如果去除身体的偶然不适,那便考试焦虑在作崇。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考试除了检验知识的掌握、知识水平的综合运用之外,高考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因而几乎所有的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适度的紧张会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但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像无影的杀手一样使学生局促不安,紧张难耐,很简单的题目也会做错,这就是考试焦虑了。

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能够分散和阻断注意的过程,使学生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试题上,而是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心、忧虑或多余的动作上,阻断注意的过程,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考试焦虑还会干扰回忆的过程,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检索和提取发生混乱,还会造成错答、漏答或不知如何答的现象,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更为严重者,考试焦虑还可能中断学生的正常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在焦虑状态下,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的失败。

由此可见,考试焦虑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又会形成恶性循环。怎样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以减轻考试期间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呢?

首先,考试前应力求自己情绪的平和,且忌忧心忡忡情绪低落。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考试,特别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复习,不要掺杂过多的情绪活动,不要过多的担心忧虑,不要沮丧而郁郁寡欢。其次,要对自己有信心,这一点尤为重要。信心是根植于自己对考试内容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也根植于对自己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之上的,否则盲目乐观也不免带有阿Q式的可悲色彩。再次,考试之前还要去除侥幸心理,对自己过高的期望,


目空一切,一旦考试中受阻便会万念俱灰而使考试挫败。能做到有条不紊,能做到按部就班,也是去除紧张、焦虑的良好心境之一。

此外,考试期间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不要打乱平时之所为;否则因考试而使平时的生活规律错乱也可能造成紧张。

自卑,就像一堵无形的墙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因工作的不同,学业的不同,相同或相近的群体总是生活于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人与人之间,总会因某种标准而产生高低不同的差异。就高中学生而言,几近的年龄,相同的学业,统一的教室和寝室,可谓朝夕相处休憩相关。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昭然而揭,老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纵向对比横向参评。这种高下差异参差不齐的成绩面前,一旦成绩不如同学,心底便会涌起巨大的失落感,这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如果在人的心理停留过长的时间从而在自己的心底里造成阴影,便会形成自卑。

自卑是中学生常见的负面情绪之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评价和伴随体验。当学生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感到无法应付,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而使情绪低落,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自卑这种心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它就像一堵墙,在这堵墙的阻隔下,人看到的往往是阴影,是失败,却看不到阳光,看不到自己成功的一面。如果任这种消极情绪发展,人便会失意会沮丧,心理会陷于一片沼泽之中而寸步难行,会作茧自缚般的走不出原有的圈子。

曾有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一学生,在高一的一次期中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这一次的挫败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她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因为在初中时她是那么的出类拔萃。受青春期情绪如风般飘摇难以把握这一特点的影响,她对这次的失败看得很重,于是心灰意冷而导致了自卑,虽未致全线崩溃,但情绪走向了低谷。其实就学生而言每年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数次,偶尔的一次失败也是在所难免,如果以往自己都做得很好,又何必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大伤脑筋呢?人生漫长,人为精力也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做得那么完美,有过一两次失败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体验,便于进行反思和增强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样说来要消除自己的自卑还要靠自己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不再回避现实,坦然接受现实的情况下正确对待当前的一切。同时,把不适应的高要求降低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和范围中,要知道出现自卑感的人有很多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成功的目标定得太高,这种过高的要求使自己体验不到成功的欢乐,心理在一种挫败中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学习需要一种平和、平稳、和谐的内在环境,在自卑情绪下,学习效率会很低。假如自己多方面、多次都做得很好,大可不必在一两次失败面前汗不敢出。自卑就像一堵墙,要解决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墙推倒,这样你就有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过激情绪极易导致过激行为

人在社会上做事,总与情相连也总与事相随。这所谓的情,多指情绪。就中学生的情绪而言,因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其情绪的特殊性。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的体形、容貌极为关注,同时也更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自己的行为,但这种内涌起的自立意识又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


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尚不能独立,也因为他们自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受到一定的压抑,这些压抑会使得此时的青少年的情绪剧烈起伏难以把握,有时表现出巨大的偏激,有时踌躇满志如春风拂面,有时又心灰意冷兴致全无。这种易激动、易走极端的情绪在体内聚集过多而没有及时的宣泄,有时便会导致过激情绪。而过激情绪最大的危害便是给当事人带来攻击性行为。

我们时常听到有的老师或者家长戏谑评价某个中学生:“打仗就小过年!这样的青少年便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典范。这种攻击性行为若是针对老师,则表现为处处与老师作对,但对老师的言谈举止吹毛求疵,有时甚至故意顶撞老师,并以此作一种资本和荣耀去炫耀;若是针对同学,情况会更惨,动辄便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学生会令老师伤透脑筋家长也无法可想。

要化解青少年的这种不良情绪,作为家长来说,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因为在人的需要中,安全感位居第一,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情绪易激动,也易偏激。作为学生来说,要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因为能吸取教训便会有体验,有助于自己心理的成长。

你走出嫉妒的阴影了吗?

众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而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竟因气血逆转吐血而死,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嫉妒情绪在作怪,对如何预防这种消极情绪大部分学生却知之甚少。

嫉妒既是一种消极情绪,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与别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特长、荣誉感、、成绩等诸方面不如别人时,内心所产生的由羡慕、羞愧、消沉而转入怨恨报复等复杂的情绪状态,便是嫉妒。黑格尔认为“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人相齐。”嫉妒成分中含有羡慕和憎恶、愤怒和怨恨、猜疑和失望、屈辱和虚荣等多种复杂的情感。我们平时一提起嫉妒,总认为爱嫉妒者是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其实就当事人而言,这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理状态痛苦之至,无法诉诸;受这种情感纠缠的人,做事效率低心事重重耿耿于怀,有时又费尽心机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一个学生在其学习生涯中,既想有所成绩,同时又不愿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不妨采用下列方法试一试:①平时生活待人谦和,切忌飞扬跋扈傲慢骄横。②不要动辄在别人面前弦耀自己的成绩,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③当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要适时的助一臂之力,且忌冷嘲热讽和盛气凌人。④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拉大与别人的距离,因为处在不同层次相差悬殊的人不会产生嫉妒,人们对诺贝尔的获得者不会嫉妒,因为可望而不可及。而喜欢嫉妒别人的人,也应该作一些积极的调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嫉妒作为努力进取的动力,靠自己的努力去超过对手的地位;对于无法更改的事实,不妨采取一些补偿作用寻找新的突破口,比如东方不亮西方亮,外表不如别人潇洒学识却可超过别人。当然啦,培养自己豁达的心胸也很重要,得意淡然失意夷然,不要患得患失使自己的心理遭受不必要的煎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d49b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