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09-30 17:4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表格式)》,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草原,格式

教师备课教案表

学年度 备课时间 课程名称 参备教师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1、草原

年级 星期 课时



2

学科 节次

主备教师

语文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情感态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草原美景的优美语句,想象画面,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学会表达和运用。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民族友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通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揣摩描写草原的优美语句,把握描写方法,体会作者情感,想象草原美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滚动播放草原图片。

师:在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眼里、心目中,草原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跟随老舍的文字领略一番。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眼中的、心中的、脑中的草原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巩固预习成果。

学生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预习,扫清阅读障碍。

出示生字,点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提形。 重点强调字音字形。

出示词语,点名认读。重点朗读“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等。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洒脱”:潇洒自然,不拘束。这个词语衬托出草原的广阔无边。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翠色欲流”:意思是绿得太浓了,将要流下来,突出了草原的绿。 3.感受草原魅力,概括总体印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的印象。(草原广阔、美丽,草原上的人热情好客)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交流、展示: 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三、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作者来到草原,他都看到了什么?(天空 一碧千里 平地 小丘 羊群 骏马 大牛) 2.自读第一小节,体会作者老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进行描写的?(对比 感受

1



个性设计


静态 比喻 动物的感受)

交流汇报:一人汇报全员听;第二人评价、补充、质疑、说观点;第三人再度循环或总结。

3.齐读、个别感情朗读。 4.即兴背诵。 四、结语。

师: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老舍笔下的草原美景,那么,在老舍先生的心中,蒙古族人民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把握好描写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的朗读语气和节奏。 2. 通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揣摩描写蒙古人民的语句,把握描写方法,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的特点。

3.感受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体会中华民族多民族大融合的和谐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

2.简述草原美景或老舍对草原美景的描写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学习课文2-5小节。

1.自主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1)蒙古族陈巴尔虎旗在草原的什么位置?(2按顺序列出蒙汉两族人民相见的不同地点。

板书:100多公里外——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2.给这四个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命个小标题。板书:远道迎客——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3.仔细阅读2-5小节,选取具体的语句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重点体会:

1)像一条彩虹 立刻拨转马头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2)几十里外 总是 总的意思 3)也不知怎的 谁都……谁都……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交流汇报:一人汇报全员听;第二人评价、补充、质疑、说观点;第三人再度循环或总结。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结语: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我们汉族,还有另外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有一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蒙古族、藏族等等。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少数民族大团结,所以,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了解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族人民,更要成为文化和友谊的使者,搭建民族团结的桥梁,为国家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抄写词语。

作业设计

2、查找资料,简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了解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 草原 老舍

板书设计

风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远迎(骑马远迎) 相见

人情美 款待 (把酒联欢) 联欢

设计理念

教学反思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反思时间: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f80cd0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