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贾岛《剑客》

2022-09-06 17: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贾岛《剑客》》,欢迎阅读!
百首,贾岛,唐诗,剑客

唐诗三百首:贾岛《剑客》





《剑客》原文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耀,仅仅未试锋芒。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锐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 【赏析】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独具匠心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耀着寒光,是一把锐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


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超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不过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剑客》出处

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靠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1f5f6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