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96-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

2022-05-25 20:27: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96-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欢迎阅读!
科研课题,教学工作,立项,一体化,申报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015 6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明确提出:“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国家政策上的要求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促使各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完善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至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2、课题界定

“诊断”源于医学界术语,本义是医生通过检查病人的症状之后判断病人的症结,在此基础上开出相应的处方。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与制度等人才培养工作环节进行检查,查找不足,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过程。教学诊断与改进是集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本世纪以来,国外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寻找课堂教学蕴含的规律,用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1949 年,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1971 年美国学者布卢姆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评价的新概念“诊断性评价”,丰富和发展了教学评价理论体系,开启了教育教学诊断的先驱。受国外教育界影响,我国教育研究者开始积极关注课堂情境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探究课堂教学的真实规律和影响因素等。但大部分的课程教学诊断与研究,主要停留在中小学阶段,对职业院校的研究成果较少。2015 年,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关于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文件,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正式开始拉开序幕。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职业院校建设的关键取决于专业建设,而教学工作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强化学院专业建设的力度,对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理论依据

为了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根据中央部委的相关文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 教职成厅〔20152 ) 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试行) ( 教职成司函[2015168 ) 文件,国家决策明确了教学诊断与改进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的政策导向,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研究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完善机电一体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研究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准确把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方向,了解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机械制图》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为突破点,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重新修订其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制定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人才发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课题范本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展的需要。 4、研究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准确把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方向,确定其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素养。修订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方法方式,定新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本课题研究,完善专业建设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重新建立一套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 5、创新之处

对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条件、专业对应岗位群进行诊断与改进。重点以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新的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通过这些改进,完善原有的专业培养人才体系建设,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快速进入职业岗位角色,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机械制图》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为突破点,通过对其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改进,针对职业岗位群,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其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教学教学质量。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著作和期刊,掌握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现状与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好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经验;

3)调查问卷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要求,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不足、教学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和建议;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认真开展企业调研,确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充分利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做好需求调查分析。

2)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培养体系。 3)编写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4)论证、实施和总结。组织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对新编写的课程标准进行论证;使课程教学按照预定的要求实施,并在日常的运行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 实施步骤:

2018 06月—2018 09月,申请课题,进行各类调查问卷的设计,开展企业调查研究; 2018 10月—2020 05月,课题组成员分工研究;

2020 06月—202007 月,研究总结阶段,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课题范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356e25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