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后感

2022-03-19 07:19: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理想国》读后感》,欢迎阅读!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姓名:陈志祥 学号:201241311121 班级:12级电子卓越班



起初听到《理想国》这本经典名著时,我想到的是一个人人平等,不因物质而愁,人人相处融洽的梦幻般的的理想世界,其次我想到类似的还有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作家笔下的“理想国”,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勾画了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新型社会。还有就是孔子的《大道之行也》,这些都是先人们对“理想国”的构想,不管实现的可能性大不大,到那都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目标。老师在课上讲到的东西,关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关于“洞穴”理论,我在课下有自己的思考,索性到图书馆借了这方面的书来读,因此下面我结合一些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写一写对《理想国》的看法。

首先,来谈一下正义的观点。在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对正义定义如下:“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其中,又对个人灵魂的正义和城邦正义做了详细描述,分别如下所示:

城邦正义就是:各守本分。正义就是在国家中,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据社会分工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另外对个人灵魂的正义也做了如下描述:个人的正义和国家的正义都符合正义的“型”是一致的。个人灵魂的正义,保障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能自觉参与实现城邦的正义;个人的灵魂中有理智、激情和非理智的欲望三部分。理智作为智慧起领导作用,激情服从它而成为它的助手;欲望占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贪得无厌,必须受理智和激情控制;个人灵魂的这三部分各起合适作用,和谐相处,就有自制的人,能主宰自己,使自身秩序井然,就是个人灵魂的正义与心灵健康;个人灵魂的三部分争斗不和,欲望部分膨胀壮大,反对理智与激情,就是个人灵魂的“不正义”,就会造成种种邪恶行为,就会破坏城邦国家的正义。

在此书中还提及了判断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原则:每个人都拥有享受彼此相容的最大限度自由的平等权利。第二原则:社会经济不平等应当尽可能地有利于从中得益最少的;权力和地位在机会均等基础上对每个人开放。

我对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定义并不完全认同,首先是因为柏拉图在此定义中,过分的强调了各守本分的重要性,而对于人的欲望则过多的限制。认为一个人要想正义,就必须用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一个人如果能完全靠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一定不会是人,而是神。因为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另外,更强调个人灵魂的正义要服从城邦的正义,难道城邦中规定的正义一定是正义的么?但是我对于正义判定的两种原则甚是认同,因为它完全体现出了平等和民主的精神,以及对弱者的关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理想国》中提到的在现今看来是惊世骇俗的观点:“共子共妻”。即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归所有人拥有。当时听到这个观点,我不得不佩服柏拉图的想象力。在那样一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可想而知面对的压力会有多大,会有多少人在背后抨击他。也许,这也是他为什么临终前才决定出版这本著作的原因之一。对这个观点,我认为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进行商榷。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假想了一个这样的理想城邦。在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里,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这样的描述确实让人心动,但是,没有私有观念真的会到来吗?至少在柏拉图死后的两千年内都没有实现。而且,我认为,只要有审美在,只要有美丑在,只要有身高差别在,只要有财富多少在,只要有欲望、权利在,只要有一点点不平等的事情在,真正的共子共妻就不会实现,否则只能是乱伦。但是,我们不能因自己的无知断然否定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发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在课上以及书中都说到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这个是我印象最深的。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从洞穴喻来看,生活在洞中,背朝洞口面向洞壁,全身被缚住而不能转动的囚徒就象现实世界的人,他们借助于身后火光看到映在洞壁上的影子只不过是现实中的实物。他们不知道洞外阳光照耀下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他们一旦脱离洞穴来到真实世界还会有许多不习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弄清楚洞中的虚假与洞外的真实。而这个这所谓真实世界就是“理念的世界”。在这里柏拉图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

而关于“洞穴”理论,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走出洞穴,看到事物本身,看到善的理念,这就是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家,是所谓的“受过教育的人”。柏拉图充分相信哲学家的能力。哲学家知道什么是真理,具有“最高的知识”“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因而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而常人则如那些被缚的囚徒,看见的只是影像,听到的只是回声,他们既已经习惯于此,也就不觉得自己生活在幻影世界中,这样,他们便跟真理无缘。在柏拉图看来这些囚徒缺少的是知识,因此他们不会想到走出洞穴,不会对真实的世界产生思考,就算有了一位囚徒走出洞穴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他们也会把他撕碎。实上,人们难以察觉的是,囚徒与哲学家的根本区别乃是自由与否。囚徒头颈不能转动,不能走动,受到某种束缚,是不自由的;而一当有了活动的自由,囚徒走出洞穴,也就成了高人一等了。注意到此点对于我们理解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至关重要。这就是说,其他阶层的人,不能充当统治者,表面看来是他们的无知,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他们没有自由——他们不过是没有自由离开洞穴,从而永远失去了接近和认识真理的机会,柏拉图的假设是他们永无得到启蒙的机会。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当人的灵魂“转向”可知世界的第二个部分时,才能发现真理。如果走出洞穴以后不再回到囚徒中间,那么两个世界的人们本可以相安无事。但是哲学家必须回到洞穴中,因为一方面哲学家不能单独生活,总不免在芸芸众生中穿行;另一方面,某种道德与义务迫使哲学家回到洞穴中,以便使所有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可见,哲学家当国王是被迫的,是


为了正义之需,整体的利益之需;这样,统治众生成了哲学家的义务,这不是由哲学家钟爱权力,而是整体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哲学家。这就是哲学家当国王的合法性基础。

到现在为止,虽然《理想国》里面的东西还是没能实现,甚至有些在现代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有很多东西都是遭到质疑的,但是柏拉图毕竟在死前迈出了这一步,让后人敬仰也好,唾弃也好,这都是他在当时那个黑暗年代里作出的最后的呐喊。他并不是孤独的,中国的孔子早期就提出过《大道之行也》,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孟德斯鸠等人提出过“理想国”的设想,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建设“理想国”虽然在当时也是失败的,再到后来马克斯等人提出“共产主义”,其最终目标也是建成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和压迫,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这也许是对“理想国”的另一种尝试。不管现状怎样,社会始终是在进步的。

以上我只是就柏拉图观念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阐述,比较零散,很多地方不全面,《理想国》中的内容远远多于这些。《理想国》这本经典著作一定要认真细读,如果不去细细品味,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经典之处究竟在哪里。在寂静无人的夜晚,或是心情浮躁的白天,不妨拿出一本经典著作,慢慢的去看、去读,不求获得知识,只求让自己烦躁的内心得到平静,去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378295bb4cf7ec4afed0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