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好句分析

2023-01-20 06: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离骚好句分析》,欢迎阅读!
离骚,分析

离骚好句分析

离骚好句分析

引导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离骚》中的句子,也是经典好句,意思是: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它是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离骚中有很多经典好句,那么具体好在哪里呢?

经典好句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2、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3、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8、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4、众女疾余这蛾眉兮,谣诼谡余以善淫 15.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1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1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1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1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离骚好句分析 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

《离骚》中出现了不少“言对”,即工巧的对偶:“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出现了一些“事对”,就是上下句所用的典故相对:“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但是这类句子在屈原作品中仅占少数,参差错落的句子占着绝对的'优势。

从节奏效果看,《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倾向于参差错落。一般来说,《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节奏;《离骚》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

《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

《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5ed4d5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