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考试经验交流稿

2022-04-13 23:3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期中考试经验交流稿》,欢迎阅读!
期中,经验交流,语文,考试

七年级语文中考试经验交流

丰城初中 刘玉香

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次期中考试,七年级一、二班语文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与两位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和全班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说到经验谈不上,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汇报给大家,望大家能给我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语文学习是一个慢功夫,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注重字词和诗文名句的读写,及时并反复检查,夯实基础知识。从期中考试的试卷看,字音字形词义和诗文填空占了12分。这些学生虽然已经上七年级了,但是还有很多不会写拼音、不会标调号、经常写错别字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对这些基础知识,我要求比较严格,经常进行相关的听写或默写。对于出错率较多的字词,我在黑板上亲自书写并作必要的讲析,同时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并且把检测成绩计入学生的素质评价中。对那些书写不合格的同学除点名批评外抽时间再单独测试,直到达标为止。

二、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我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准备一个笔记本,主要用于积累生字词、重点文学常识和诗词名句,摘抄好文章、好素材、好作文或是自己写的随笔等。要求学生平时记录和语文有关的知识,比如单元字词小结、文言知识小结、名著知识、易错成语、文学常识、经验总结等。作文在考试中占的分量很重,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在平时多积累素材,多学习好文章。厚积才能勃发,如果胸无点墨,怎么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呢?

三、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我要求每人必须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每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或拿不准的字词时,随时查阅字典及时解决字词障碍。动动手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不要依靠老师,只等着吃“现成饭”。字典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天天与字典为伴,既积累了字词又养成了随时解决字词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信这个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培养学生善于读书的习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除了向学生推荐名著外,还向学生推荐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除了每周四下午的两节阅读课,还鼓励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读书。为了


落到实处,我每节课抽出35分钟的时间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篇好文章,要求篇幅不长,生动感人,文词优美。通过这种办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说实在的,我们这里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水平真的很差,写的字东倒西歪,上蹿下跳,大小不一,还经常涂涂改改。新学期刚开学时,我先调查了一下学生的书写水平,一班里写字好点的只有5人,二班里书写好点的只有7人。大家都知道,卷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规范,答案是否清晰有条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临摹一张字帖,交上之后我给打分(0-3,并把得分计入学生的素质评价中。另外,对学生的其他作业,我也根据其书写态度给打分,也计入素质评价中。总之,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端正书写态度。

六、考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训练。通过对近几年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析,把握考试中常见的几种题型,考试前给学生印发试卷,进行专题训练。比如:考试时“积累运用”部分会考到字音、字形、词义、病句、标点符号、语法知识等,复习时我就拿出几节课专门复习课本中的生字词和成语解释,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并教给他们辨析病句的方法等等。文言文一般就考查三种题型:解释4个词,翻译两句话,再考一个关于文章内容或写法的问题。复习时我就选课本中的重点文言文以这三种题型为导向进行练习。课外阅读会考到赏析语言的题目,我就给学生总结出一个答题思路: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样学生遇到此类题就按这个思路去做,就象数学题上的公式一样套上就行。再比如考试经常会考到某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我就给学生总结出:开头段作用就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某个内容作铺垫、设置悬念、开篇点题;中间段就是过渡即承上启下;结尾段就是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点明主旨或者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等。这样,学生在面对一些同类的题型时就不至于茫然失措。

虽然这次考试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和兄弟学校比还有不少差距,我还需要加倍努力,同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困惑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绩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7fb17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