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七章至第十章原文翻译

2022-07-31 06:1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庸》:第七章至第十章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十章,第七章,中庸,原文,翻译



第七章【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解释翻译】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注释】

1)予:我。 2)罟(gu:捕兽的网。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3)辟(bi:同“避” 4)期月:一整月。 第八章【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解释翻译】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

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第九章【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解释翻译】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

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 3)蹈:踏。 第十章【原文】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解释翻译】 子路问什么是强。 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 “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

“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 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

3)报:报复。 4)居:处。

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

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 8)矫: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8c31f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