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自我评价

2022-08-12 15:06: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自我评价》,欢迎阅读!
儒林外史,自我,评价,十八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自我评价

《儒林外史》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去笑的人物形象,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又写下了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而在这众多的人物中,匡超人的形象别具意义

匡超人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否定性人物,然而其实匡超人以前并不是这样 。少年时期的匡超人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漂泊在外时牵挂父亲,在兄长面前也很谦卑,懂得细心照料卧病在床的老父 。然而渐渐地他却再也不是原先的自我:中了秀才后的势利;狠心逼妻回乡;潘三被捕后的翻脸无情;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的吹牛撒谎等等 。其实在作者客观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匡超人,他以前的善良朴实令人欣赏,而他的堕落则既令人惋惜又令人憎恶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匡超人发生了改变?

其实,匡超人人物性格的构成、他的变质,一方面是社会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这种杯具的是封建的社会制度,作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以及势力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 。对"功名富"的追求是匡超人堕落的重要原因 。当尽孝与科举功名道路之间只能选择一个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后者 。此时的他已初露势利之心

总之,匡超人自身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构成了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 。他的变质堕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杯具,并且更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更是全社会、全时代的杯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a5d4dd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