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重要知识考点:中国汉字的演变

2023-03-02 03:0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历史重要知识考点:中国汉字的演变》,欢迎阅读!
汉字,考点,中国,演变,中考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考点:中国汉字的演变



我们今天都在使用简体字,可是大家了解汉字是怎么形成以及一步步完善的吗?请看以下:

在古代,汉字都是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 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 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大部分 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定。 古时候称铜为金,所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最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 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

而小篆则是由大篆简化而来的。相对大篆, 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 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 小篆的已经不再趋近图画性,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据传说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来的,则秦国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在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被统称为六国文字。六


国文字属于古文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识别。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 首都临淄,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 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阶 级对全国的统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为 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统治的巨大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而纷繁复杂 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

而在小篆流行一段时间之后,民间又创造出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 型的新书体。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隶书 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等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 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 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划,适应了社会对文字书写方便和规范的要求。

作为初步形成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 后不断发展完善。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一般,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加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中说它 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a600f8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