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与宏观

2023-02-16 16:2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观与宏观》,欢迎阅读!
微观,宏观

微观与宏观,两个世界的呼应

作者:木子

来源:《收藏/拍卖》 2019年第9



木子

本期封面设计选用的两幅作品,一个是摄影师孙海的《微观》,作为主画面;与之相呼应的是海派画家贺天健所绘的青绿山水。看似不相干的两幅作品是如何和谐于纸上的呢?这还要从主画面的摄影作品《微观》的创作源头说起。

微观与宏观

刚刚获得2019 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新锐摄影师提名奖”的孙海摄影作品——《微观》系列no.9,给本刊美术总监的第一观感是好像一座山峰,因为其中沟壑交错的质感,确实让人容易将其看作一座不那么立体的山峰。但这个“山峰”却不是真实世界中的存在,而是一个个刀尖、锈迹、擦痕、刃口、光泽……在精准放大、再放大的微距镜头之下,这些刀片不再是所谓锋利或者尖锐的代言人,甚至连切割、划开、刺破等等动词你也会暂时忘却,它们只是回归到本质的一种真实再呈现。

“刀片花斑和刀刃上的那些毛痕,在这种微观至极的呈现下,已经不再是一种瑕疵,而是一种关乎使用和成就感的历史证词。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这些家伙不同于商场货架上摆放的那些。即便刻意地分辨,你也很难从这些微观成像的刀具上辨认出它们各自的日常状态,至于对应各自名称也无从谈起。但这又是无需分辨明晰的一件事,在这里你所观察和体会到的只有非暧昧的‘真实’。”

正如苏珊· 桑塔格所说,摄影是具有侵略性的,“影像比任何人所能设想的更真实”。这组微观刀片,也给予了人一次将那些曾经错过的美妙细节重拾起来的机会,它们可能比真实更为真实。

作为与之相呼应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云开日朗》,青绿山水中的真实则是另一种真实,看似寥寥数笔,便将峰峦的层叠与沟壑逐一表达,呈现的意境让人不可否认地真实。

那么,究竟哪种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呢?

其实不过是不同视角的同一意象表达而已。

艺术的不同视角表达

正如评论摄影作品《微观》时朱白所说的:“微观,是相对宏观而言。倘若你的世界只停留在一个‘微观’之中,没有中间值,更没有宏观可参考,你所看到的‘微观’就是世界本身。”

在高放大倍率微距镜头和环形灯的观照下,铅笔刀、武财神铜像上的关刀、瑞士军刀、尼泊尔弯刀、藏刀、英吉沙小刀、厨刀、水果刀、裁纸刀、信封刀……这些锐利的人造物展现出重归自然的征兆。

在一个科学试验中,将人的视野先投射到十亿光年之外后,再从宏观的宇宙中拉回来,进入到生物细胞之中,最终到达微观世界的每个细胞原子核周围。当我们用眼睛来体验这一切时,在十亿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观测宇宙,画面上的每一个亮点都是由几十亿颗恒星发出的光芒汇


聚而成。而这个图像的样子与我们进入到生物的微观世界后,细胞原子核周围所呈现的浓密电子云的图案竟别无二致。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微观与宏观,看似极端的两个世界在冥冥之中却是重合的。从极大到极小都是无穷……这个看似哲学的命题,其实在艺术领域也常常有此表达。因为艺术本身就应具有启迪思考,引导观者不囿于单一视角的功用。或许应该说,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是真实本身。

孙海说,这个《微观》系列作品,也有向沃克· 埃文斯1955 年的作品《Beauties of

the CommonTool》致敬的意图。1955 年沃克· 埃文斯在《财富》杂志发表了《日常工具之美》(Beauties of theCommon Tool),包含了五张价值一美元的钳子和扳手的优雅而克制的静物照。物品放大至比实际尺寸更大。在文章中埃文斯赞美它而反对过度设计和图像主导的工业品,同时他的影像抵抗了《财富》杂志典型的奢华视觉风格。

摄影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种自己的艺术形式,沃克· 埃文斯的摄影作品一直追求一种原生态的社会形态与人性写实。例如他的《地铁》系列作品,用一台隐蔽的照相机在纽约的地铁中拍摄乘客的肖像,因为在这个空间里“完全放下了警戒心,去掉了面具,甚至比在自己的卧室里还安详(埃文斯语)”。

同样,无论是写实的肖像和静物,还是虚假、奢华的影室人像,也都是对真实不同视角的表达,带给观者不同的思考与审美。

编辑/李木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29dbc8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