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战士

2022-09-24 03:2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永远的战士》,欢迎阅读!
战士,永远

曾经的悲壮,都在时间的流水中成为永远的记忆;而今的奋斗,都在发展的脚步中变成前进的号角„„

永远的战士

——曾在马来西亚抗日的老兵何生与华侨农场的故事 我区花东镇的华侨农场,是一个居住着来自三十多个国家、五千多名归国侨民的所在。这些侨民,过去因各种原因背井离乡,飘落异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们才结束了离家的痛苦,在祖国的召唤中陆续回家。掩卷身后的辛酸故事,他们一个个以新的振奋加入到祖国建设的庞大阵容中。曾在马来西亚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何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生活所迫,他投奔异国他乡的叔父

何生,今年83岁,是我区花东镇华侨农场的一名退休职工。1924年,他出生在梅州市一户农民家中,那时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特别是农村,农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吃了上顿无下顿的困境几乎家家不可避免。为了活命,何生的父母白天上山挖野菜,晚上下河捞鱼虾,纵然如此,但还是不能让一家人填饱肚子。

1936年,也就是何生12岁那年,很早就去了马来西亚做工的叔父越洋回家探亲,看到何生一家如此可怜的境况,不得已,便把小何生带到了马来西亚。并且把他送进学校让他读书。没想到,小何生上学不到两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


蹄就踏进了马来西亚的土地。马来西亚临时政府,为了抗击外敌侵略,几乎全民皆兵,小何生虽是中国人,但同样也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扛起枪参加了游击队。因为他作战勇敢,一年后就当上了游击队的政治指导员,而且还加入了马来西亚共产党,真正成为了一名抗日战士。为此,他还遭到马来西亚的英国军队多次追捕,最终还被英军抓进了监狱,在监狱里苦苦度过了两年零七个月的生活。出狱后,他并没有忘记一个共产党人的战斗使命,继续为马来西亚的民族独立而战斗。

回到祖国,他拼力为共和国的建设而奋斗

马来西亚作为英国的殖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国为了掌控自己的殖民政权,对共产党人十分仇视,大肆围捕之事常常发生。为避免再次抓进监狱,1954年,他通过国内党组织回到祖国。被政府安排到花都的花东镇华侨农场,并且当上了一名建筑工人。当时,他对政府非常感激,不论干什么工作,他都不挑不拣,十分买力。特别对建筑这一行更加刻苦,开始他不懂,就坚持不懈地自学,一个问题弄不懂,就会不断的请教别人,那怕十遍百遍决不放弃。后来,他的精神感到了农场的一位建筑工程师,在这位工程师的帮助下,何生终于学会了看图纸、识图纸、绘图纸,而且还成了农场的建筑工程技术员和基建队长。在他的手里盖了多少房屋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是一名战士,一名组织指到那里,


他就战斗到那里的战士。

文革开始后,他因有海外关系,被扣上历史不清的帽子,经常被拉去游街批斗,一家人跟着他受尽牵连,甚至孩子在学校连戴红领巾的资格都没有。虽然如此,他还是立场坚定的坚信政府,坚信共产党,视死如归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一腔战士的情怀,拼力为共和国的建设奋斗着。

肩负重任,他全心全意服务归侨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漂流在外的华侨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纷纷回国。为了便于对侨民的组织和管理,1985年,广州市新马泰侨友会成立。1993年,何生被当选为新马泰侨友会花都片的组长,专门负责该片侨民的生活和工作。为了不辜负组织和侨民对他的期望,何生上任后,首先对侨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且经常组织侨民学习,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带领侨友会的工作人员,深入侨民家中,帮助侨民解决生活上存在的困难。虽然都是一些柴米油盐的小事情,但他却一样一样做的非常认真,时时刻刻都能让侨民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在他们的身边。

1997年,何生光荣离休。但他并没有卸去花都新马泰侨友会组长的担子,而且还加了一个广州市新马泰侨友会理事的新头衔。如今他已经83岁了,还照样不减自己当年一个战士的锐气,还照样全心全意地为侨民们工作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041146f7ec4afe04a1df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