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策略

2023-02-27 20:4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策略》,欢迎阅读!
备考,会计师,策略,考试,注册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策略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策略

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会计师公会,如加拿大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的澳洲会计师公会, 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而不是中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策略,欢送阅读. 一、会计科目特点 1、根底性科目

注会是高楼,会计是根底,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 2、理解性科目

会计学习要注重理解.总在说理解,但是大家贯彻地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和学习态度有关系,另外是跟学习意识有关系.比方交易性金融资产,顾名思义突出的是交易〞二字,既然是交易那么企业买过来意图是什么?意图就是短期交易,所以影响当期损益就是其处理特点,这样资产名称和处理特点就对应了,不怕学不好. 3、发散性科目

会计的学习能够有效发散学习思维,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比方决定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还是直接购置,假设运用现金净流量法确定了采用融资工程,那么在会计上就要进行摊余本钱计量,由于会计折旧和税法认定之间的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处理,审计中发现会计折旧方法错误需要调整报表,本质上还是在于会计的根本处理,同时从企业申请、审批、购进、安装等等各个过程涉及到企业内控与审计重点.在这个事项中又会涉及到合同签订、税费处理、经济法事项等等,相当于注会各个科目都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思考一个完整的企业交易业务就可以将注会几个科目串联起来,也能突出实务操作的处理,对会计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目是活学活用的,经常发散一下更有利于对注册会计师知识体系的理解.业务处理中又存在着风险,风险管理也是将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也是注会改革突出的一点,未来注会的开展还是大有可为的. 二、会计学习方法建议

1、预习阶段:由于预习阶段教材、大纲还没发布,所以许多考生没有方向,建议先听网校预习班,先大概了解一下重点,如果有20xx年教材也可以先用,等到20xx年教材发布的时候,网校老师会做出教材变化比照,届时把变化局部标注出来,重点学习一下就可以了.

1、根底学习阶段:看教材+根底班/强化班课件+根底班练习中心/应试指南!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在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半月时间搞定第一遍学习,进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打好根底!

2、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习题班课件+习题班练习中心/经典题解.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

3、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冲刺班课件+模考点评班+全真模拟试卷.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方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过失等结合,通过一道例题就可以掌握各个章节的主要考.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缺乏,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所得税一章应与税法的所得税章节

1 / 2




结合起来学.所以会计的根本特点就是:报考排在最前,学习放在首位. 三、会计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考生应当根据本科目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的要求,理解、掌握或运用以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解决实务问.

根本原理,包括会计概念、会计程序和方法、应用复式记账记录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运用原则、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编制方法等;

2.交易或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包括对相关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运用,以及各项会计要素确实认与计量和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3.特定环境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在特定环境下对交易或事项实质的判断、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运用,以及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4.财务报告编制,包括根据交易或事项处理结果,编制财务报告;

5.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包括合并范围判断、内部交易抵销、合并程序、编制方法.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056849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