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设计

2024-03-03 11: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芙蓉楼,教学设计,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唐代杜牧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学习诗歌鉴赏技巧,解读《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

培养学生对于唐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2. 3.

课本:提供《芙蓉楼送辛渐》的原文和注释; 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和图片;

课件:包含课文的词汇及注释等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引导(10分钟)

在开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导入学生,引发学生对《芙蓉楼送辛渐》的文学认知:

通过图片展示或播放相关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芙蓉楼送辛渐》的背景氛围;

引发学生对于诗歌题目的猜测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杜牧和他的作品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

2. 理解与解读(25分钟)

通过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芙蓉楼送辛渐》:

1. 阅读课文:学生们齐读诗歌原文,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 2. 诗句解读:逐行解读诗句,结合课本的注释,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和诗句的意境;

3. 文学背景剖析:简单介绍芙蓉楼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通过图片或视频等资料展示楼的壮丽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

4. 人物解读:重点解读诗中的辛渐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辛渐离别的原因以及诗中的情感表达;

5. 诗意解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6.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


3. 探讨与交流(25分钟)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诗歌。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辛渐离别的原因是什么?主人公对此有何感受? 诗中的芙蓉楼有何象征意义? 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有何联系? 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对诗意有何影响?

2. 小组报告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思考,展示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1.

4. 创作与表演(25分钟)

通过创作与表演,促进学生对《芙蓉楼送辛渐》的深入理解。

1. 创作续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续写《芙蓉楼送辛渐》的下一篇,表达辛渐和主人公的再次相遇或者再别离的情景。

2. 合作表演: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段创作续写的内容,进行合作表演。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指导学生在表演中准确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

5.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1.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2. 学生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方式和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创作成果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创作续写的文稿,以Markdown格式输出并提交; 2. 对课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背诵和复习,加深对其理解;

3. 阅读杜牧其他诗歌,挑选并解读一首诗歌,展示自己对于唐代诗歌的理解。

五、教学拓展

1.

了解更多关于唐代文学的知识,如其他著名诗人、代表作品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577d70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