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花木兰中思想文化对比

2022-12-31 12:2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美电影花木兰中思想文化对比》,欢迎阅读!
花木兰,中美,对比,思想,文化



中美电影花木兰中思想文化对比

1.《木兰辞》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差异

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其搬上银幕,打造成动画巨片《花木兰》,虽然夺得了全美动画片票房冠军,但在中国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其内含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分却被大大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人们在这部作品中找不到他们熟悉的花木兰,没有激起文化的认同感。 2.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所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美国迪斯尼是把“美国木兰”放到中国背景中,有意误读了原来话语,给原作中的精神实质“忠”“孝”赋予现代的意义阐释。同一主题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解读,揭示了中美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从四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2.1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动画文化精神之首为“寓教于乐”主要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他们。美国的动画作品更侧重于娱乐性,这种文化精神为“娱乐至上”。在美国动画中,“教”隐含故事之中,并不呈现明显的“说教化”倾向。

2.2中国的传统与美国的自由

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文明古国,她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及佛家的传统思想。儒家的孔孟思想发扬了“仁者爱人”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因果报应”,整个社会孕育了自己所特有的一套文化传统和体系。而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没有本土文






化,其文化基本是综合欧洲和其他世界各国的文化而产生的,没有什么封建思想束缚人们的观念。因此,美国动画片中的花木兰不明礼教,她无视这个社会对女子的要求和女子应该具备的美德,内心非常叛逆,完全是一个现代人的形象。

2.3中国传统的家族至上与美国的个人至上

中西伦理思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伦理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上,而西方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向。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实现自我价值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家族观念淡薄,他们的思想里根本没有“孝”这个概念。这种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了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花木兰》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花木兰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个人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淋漓尽致的表现。

2.4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等级思想与美国的女权主义思想 自古以来,等级观念在中国就根深蒂固。在美国,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使平等的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等级观念淡薄,但是男女之间的地位差异是依然存在的。然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b12474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