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2022-03-20 16:2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教案,认识,数学,小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圆的认识

1、结合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2、基本知识: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以及两者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3、基本技能:能用圆规画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观察以下材料的变化:由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圆(由正多边形演变成圆的过程稍微慢一点,因为这一版就是因为引入的材料比其他两个版本难) 二、新授 环节一:

1、仔细观察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预设1:以前学过平面图形的线是直的,圆的线是弯的。预设2:以前那些图形有角,圆没有角。) 2 如果让大家来画圆,你会怎么画?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动手画圆(材料有:圆规、瓶盖、纽扣、有圆形的尺子)

结果展示:选择几位采用不同工具画圆的学生,来展示他的画圆过程(重点展示用圆规画圆)。

3、师:老师也用圆规来画个圆。(黑板上边画边小结:先要确定距离,然后固定一点,绕着这点旋转一周)

4、师:大家看明白了吗?下面请大家用圆规在白纸上再画一个圆,并用剪刀把它剪下来。 环节二:



1


1、拿起你们的圆形纸片,仔细观察,我们用圆规画圆时,中间固定的点在圆的什么位置?(正中间)。

(课件出示圆心O)圆正中心的一点也就是用圆规画圆时固定的那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找到圆心,并标记出来。

2、把圆纸片进行对折,有没有重合?(重合)。然后打开,你会发现圆里有一条折痕,请你利用尺子把这条折痕画出来。观察刚才在圆里画的这条线段,有什么发现?(预设:圆心在线段上或线段经过圆心)。

3、问:线段的两头在哪里?(在圆上)。像这样经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我们叫它圆的“直径”(课件出示后板书:直径)

4、老师给黑板上的圆也画一条直径(先示范几种错误画法,并问:这样画是直径吗?为什么?①没有经过圆心②经过圆心但两端没有画到圆上)要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才能叫做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板书d,并在圆上标注)。

5、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上再画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学生操作,结束后再次提问:谁再能说说怎样的线段叫直径?指名回答)

6、黑板的圆上画一条半径,问:大家看这条线段是直径吗?为什么?(不是,只有一端在圆上)。追问:这条线段的两端分别在哪里?(圆上、圆心)。 7、(在课件的圆上出示半径)师:像这样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请大家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并用字母表示标注。 环节三:

1 其实关于直径和半径,它们之间有很多奥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小组间合作探究学习单上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2 汇报交流:(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3同一个圆里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3 小结: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同一个圆里所以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要特别强调在同一圆里这些结论才成立)

2


4 第三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返回来说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板书d=2r r=1/2d

5 观察 ,你有什么发现?(直径最长)

6 看来同学们对圆确实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这张表格,请同学完成。 半径 直径

1cm

3cm



6cm



5cm

7 老师把这四个圆画下来,同学们观察表格和圆,能发现什么吗?(半径(直径)越大,圆越大)。小结:圆的大小由半径(直径)的长短决定。 8 请同学思考: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心)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三、巩固联系

书本练一练P4,第5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都有什么收获呢? 思考:

1、规划这三节课的一个主题是:有序、有趣,引入教材或者说课本上的教材因为改变顺序或引入的教材不一样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一样,重点体会和楼晗韬哪一个版本纯粹是仅仅开头引入的材料不一样,后续教材都是一样的,你这一个版本的引入材料比较难,班级里面很多人是听懂的,是因为引入材料的难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起来也比较累,他那一个版本是因为按照教材来上的,材料比较简单,可以说简单到无趣,学生学习兴趣是因为太简单而导致没兴趣,或者说那一个版本的教材设计是因为教材的作者认为学生会对这个教材感兴趣,实际上并不感兴趣。

2、对于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安排学生小组去探索,这样比较好一点。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f6b44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