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朗读进行到底

2022-03-23 02:4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将朗读进行到底》,欢迎阅读!
朗读,到底,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朗读进行到底

作者:刘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第0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特别强调: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范读引路,教师是学生的朗读导师

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高效、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便是教师的范读。课前融情于文的范读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后再让学生去朗读,学生就会得心应手许多。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在优美的音乐渲染下,教师动情朗诵。看着美景,听着美文,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瑰丽和变幻莫测,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之后再让他们去读课文,谈感受,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学生理解深刻吗?感悟独特吗?从他们的朗读便可知晓。但很多时候,学生的把握不准,感受出现偏颇,所以读出来的语言也是无滋无味的。这时候,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盏明灯,它可以引领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中迸发别样的精彩。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和祖父之间的对话,语言淳朴、自然,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祖孙情谊。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没有过多地去引导体悟,而是自己先绘声绘色地朗读,接着又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在轻松的言笑声中,学生已然感受到了祖父对的爱。 教师的范读还可以出现在一堂课的尾声,用深情满满的朗读,让学生慢慢回味,如品香茗,回味悠长,从而达到深化文本内涵,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二、自读体悟,让学生做一名真正的读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管教师如何示范,都需要学生再去自读体悟。 1.以读促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实践证明,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所以要想深刻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意蕴和哲思,多读绝对是一个好办法。教师每次都让学生把文本读熟、读透,长此以往,量变引发质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不会差。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感受到了,他的朗读才会由心而发。正如古人所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3d23d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