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风神与黄河文明

2022-07-29 23: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风神与黄河文明》,欢迎阅读!
黄河,风神,唐诗,文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诗风神与黄河文明

作者:代慧婷

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1

摘要 :黄河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文章从文学相关的角度切入,做地域文学的调查研究,从而让我们从唐诗的角度去了解黄河文明的另一面,为黄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唐诗;风神;黄河文明;黄河文化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不觉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黄河之水源远流长,波涛滚滚,一泻千里,令无数文人为之感慨赞扬。黄河与唐诗的不解之缘便由此结下,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的黄河或寄予诗人感慨悲叹之声,或豪言壮志之感,或表达艰难中仍有希望,或寄予与友人惜别之情,抑或是寄托诗人的美好理想。更看到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仙李白一生游历祖国山河,足迹几乎遍及于大半个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给予李白独特的影响,形成了李白诗歌风格多样化描写的另一个源头;讴歌黄河的诗篇,使他的诗风显示出壮浪纵恣、豪迈奔放、气吞山河的鲜明特色。李白追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人生理想的坚定执着、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英雄空有才华却失志的愤激不平、"“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在洒脱放荡不羁的叛逆个性、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也都寄托在源远流长汹涌澎湃的黄河描写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将进酒》李白)这种深沉浑厚的诗词风格,也正验证了李白自身的豪放不拘,人生的大起大落,在黄河面前只是翻滚的一粒沙!

二、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李白)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刹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但大禹的治理下,黄河的荒古之害从此驱除,它的浪波在汹涌归道之际,只在两岸留下了茫然风,黄河文明也处处留下了华夏人祖先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敢于日月争辉的智慧的烙印,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4bfd7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