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023-05-18 06:5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欢迎阅读!
浅析,小学生,思维,培养,利用

浅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数学

问题解决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要求教师在教育时期遵循发展要求,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们架起新的和旧的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发现和学习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品质。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介绍了思维导图在数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

引言:思维导图的主旨是找出关键短语和传播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知识点,进一步传播几个共同的元素,使最初复杂的知识背景清晰明了,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们用思维导图来教授技能,传播思想和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在特定的图像模型中总结知识点。这种方法可以将文字和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间的基本关键词开始,通过将想象和逻辑思维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连接起来,最终制作出一张思维图,这是一个由图画和文字组成的图形,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捕捉到一个共同的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的数学点。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是很重要的。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对学生的意义。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剖面可以给学生一种学习数学的新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图式丰富多样。当学生绘制思维图时,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为同一知识点建立不同的思维模式,这表明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和基


本要素,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灵活学习,并能让学生记住并应用知识。同时,应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性,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预测有所了解,此外,还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住数学知识。

(二)促进学生的智力素质教育

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更合乎逻辑,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更高的逻辑思维。然而,由于小学生和脑力都处于教育发展阶段,教师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综合能力。在全面发展能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很重要,学校应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把分散的、抽象的知识点完整系统地放在地图上,弥补学生的思维空白和逻辑错误。同时,教师还可以更系统地综合运用思维模式,以激发学生能力的整体发展,实现数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教师。考虑到学生在这个阶段不能很好地分析知识的困难和复杂性,但是从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来看,学生对颜色和图形会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将使他们能够更专心听讲。用各种形式的彩色线条绘制思维导图,再进行多媒体再现,让学生通过产生好奇心、获得知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新鲜感,教师亦应采用思维模式回答问题,让学生更积极学习正确的答案。

(二)运用思维图解激活课堂气氛

课堂上活跃的气氛会让学生活跃起来,帮助学生爱上学习和上课。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地强调课堂中的严肃性,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导致学生不参与课堂活动,也不学习。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原本单调的课堂更加灵活活泼,为数学教学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有


效开展。例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时,教师先用课本上的例图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知道方向是什么,在哪里拐弯,一段路可以走多远。学生理解后,让学生通过绘制自己去学校的路程图表加深和强化思想。经过思考,学生们参与班级讨论,教师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生们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气氛中,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积极的认知,从而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使用计划组织认证活动

学生们不善于总结和分析学习过程,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总结和系统化主题的重要性,并通过思维导图组织重复活动,使他们能够确定每个模块的优点和难点,并为学生提供帮助,总结出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以及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解决学生误差率高的问题,并总结这些问题的特点、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从而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的知识时,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一些困难,因为负数与他们之前接触到的数字不同,包含很多新的知识,并且知识点容易混淆,一不小心就会犯错。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区分正数和负数,将两者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后,使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并正确认识到复数的意义。

结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的方法,充分发挥图表中逻辑思维强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完善逻辑思维,明确问题解决的概念,确定解决问题条件的关键点,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各类问题,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凤玲.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究与实践,20211):121.

[2]李莉.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1):95-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e6b855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