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意蕴探析

2022-09-03 13:1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意蕴探析》,欢迎阅读!
诗中,意蕴,重阳节,探析,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意蕴探析

作者:郭倩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

要: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唐代文人士子登高吟咏,饮酒唱和,创作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歌赋。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文化融入到了唐诗中,抒发了诗人们的思乡怀人、羁旅徭役、祈求长寿等情怀,突显出了中华民族崇和美、贵人伦、重孝悌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

关键词:唐诗;重阳节习俗;文人情怀;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15-01 一、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习俗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包含很多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 (一)登高野宴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如孙思邈云: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由此可见唐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 (二)赏菊饮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赏菊饮酒的传统习俗。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花为文人们赞美为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此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佩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干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四)食重阳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10b00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