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4杜甫五律《赠别何邕》读记

2023-04-25 21:0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G34杜甫五律《赠别何邕》读记》,欢迎阅读!
赠别,五律,杜甫,何邕》,G34

G34杜甫五律《赠别何邕》读记

杜甫五律《赠别何邕》读记 (小河西) 赠别何邕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或宝应元年(762)春。之前,何邕曾向杜甫赠送桤木苗。(杜甫《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何邕应是成都附近某县的“少府”。现在何邕要回故乡长安任“薄宦”。杜甫写诗为之送行。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论交:结交;争论与交谈。《送前卫县李寀少府》(唐 高适):“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行路难》(唐-李颀):“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参阅:《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薄宦:,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尚长禽庆赞》(-陶潜)“尚子昔薄宦,妻孥共早晚。”《赠崔融》(唐-杜审言):“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大意:生死结交之地,为什么只剩下一人?悲叹你又要像燕雀一样,风尘仆仆去做个微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绵谷:指唐利州绵谷县。流经绵谷的嘉陵江又称西汉水,发源于


秦岭北麓的凤县。《元和郡县图志》:“(利州)绵谷县,上。郭下。…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绵谷县,因县东南绵谷为名。…西汉水,一名嘉陵水,经县西,去县一里。潜水,出县东北龙门山。”《史记-夏本纪》:“潜出汉中安阳县西,北入汉。”(唐时,潜水发源于绵谷,汇入嘉陵江。)

沱江:长江上游支流。流经成都。《史记-夏本纪》:“沱出蜀郡郫县西,东入江。潜出汉中安阳县西,北入汉。”

五陵:指汉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均在咸阳附近;或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的陵园,均在长安附近。此处借指长安。《少年行》(唐-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传语:《春宵》(南北朝-萧子晖):“传语长安驿,辛苦寄辽西。”《曲江》(唐-杜甫):“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逢入京使》(唐-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大意:你路经绵谷,那里的潜水原本就通汉水。我滞留成都,流经成都的沱江本来也不流向秦地。长安一带现在应该是春花盛开,请传语问候故乡的春天。

这是一首别诗。首联情感激烈。成都乃我们结为生死之交之地,为何又要独剩一人?(似埋怨。)颔联交代原因。你像燕雀一样,又要迁徙新地,到新地去做一个“薄宦”。后二联表达思乡之意和羡慕之情。你路经的绵谷,本来就连通西汉水,从那儿可到达秦川到达长安。而成都的沱江却流不到秦川更流不到长安。故乡长安,现在应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吧,可我却不能回去,只能托你向故乡的亲友们也向故乡的春天问个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655602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