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2-05-03 05:5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欢迎阅读!
良好,习惯,培养,数学,小学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叶俊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0



叶俊华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小学校 吉林白城 137200)

摘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好处。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该重视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一个十岁左右的儿童踏进学校大门时,他身边的环境、任务、规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新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习惯培养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2-01

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因素在智商。智商高的孩子一定学习好,智商低的孩子一定学习不好。其实不然,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商仅仅是成功的一个方面,很重要的因素在后来的习惯的养成。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经这样说:“在教育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孩子的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1 调动兴趣使其对数学产生好感

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形成与表现出来行为定势。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态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数学是一门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小学生年龄较小,让其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道理,单靠老师的硬灌,会感到乏味,甚至望而却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还必须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永远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给小学生讲授数学的时候加入很多的趣味因素,例如借用好玩的工具,通过讲故事,笑话的方式等,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习数学,减少孩子对于数学的抵触感,慢慢培养孩子的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要多表扬,少批评,这样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那么老师可以采取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提出表扬,让孩子能够从数学的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还有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生的知识与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他们感到学习充满乐趣,让他们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知识面越来越广,人也越来越聪明。

2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主要靠专心致致地听课,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同时加强对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听课的要求,逐条落实。另一方面学生要重视40分钟的上课时间。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如果学生不能把握好这一重要的学习机会,寄希望于课后自己看书来解决老师所讲的问题,往往要花费掉更多的时间在其中。要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每次授课时,教师通常会在开课时即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课中会讲会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做为学生一定要注意听讲,牢牢记住,并根


据这些要求认真听好老师的课。还要打好知识基础,扫除听课障碍。有些同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缺漏多。造成听新课困难和听不懂,这样就很难集中精神往下听了。这些同学首要任务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及时补好知识缺漏,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还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凭意志力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把注意力自始至终集中到听课上。

3 让学生发现问题,变被动为主动

要发现概念公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更细心一点,仔细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将来考试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要重视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学好数学知识的最好办法。总结归纳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学生也要学会这一点。当学生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他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要重视收集错误。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

要虚心请教他人。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教师应引导学生遇到困难是学生间进行讨论。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 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 .教育就是习惯培养[M].九州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8d4af4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