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 主题20《包汤圆》【教案】

2022-04-30 19: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 主题20《包汤圆》【教案】》,欢迎阅读!
汤圆,设计制作,教案,实践,小学



包汤圆【教案】



一、教材分析

知识

技能 方法 情感 目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受到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通过让学生亲手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甜蜜。

通过话汤圆、包汤圆,煮汤圆,品汤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收集各方面资料,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掌握包汤圆与煮汤圆的劳动技能。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过程与组织

学生活动

这样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话语,

一下字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包汤圆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小小汤圆师。 学生试包汤圆,感知包汤圆时易出现的问题,如:汤圆露馅、太扁、裂开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5

分钟)

出示一张汤圆图片,借机道出:汤圆作为我们中

国的传统节日美食,不仅在春节或元宵节的时候吃,还走进了一日三餐。出示各色汤圆图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包汤圆所需要的原料,了解了包汤圆时应该怎样和面,这样用畅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明白了包汤圆的工序,更为包汤圆打好了基础。

联系生活 自主尝试(约8钟)

将汤圆的制作过程作为重点讲授。首先利用多媒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包汤圆的步骤,

合作探究,问难解疑(约12钟)

体出示包汤圆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包汤圆的步骤,随机贴出板书。然后重点讲解示范压窝和封口这两个步骤,并在大屏幕上总结出注意事项让学生领悟。




1.让学生进行第二次包汤圆,小组内评选,让包的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这样,学生就能在短时间

巩固实践,

欣赏着一幅幅彩色图片,在借鉴的基础上经

内掌握包汤圆的要领。

过提示,再通过进一步加工、改进、推陈出

52.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彩面团,有胡萝卜汁、

新,包出了有自己创意的汤圆。各小组的汤

紫甘蓝汁、草莓汁、菠菜汁等代替水和成的面团,钟)

展开小组合作包汤圆。学生在包的同时,巡视、指导、协助学生完成。

教学环节自然而然地进入煮汤圆和品汤圆两部分。让学生了解煮汤圆的方法。利用煮汤圆的时

渗透文化,

间,引导学生了解小小的汤圆所包含的文化,引



导学生收拾桌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0分钟)

品汤圆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

圆作品向全班展示。

学生进行第二次包汤圆,小组内评选,

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汤圆代表团圆,望祖国统一等等。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归纳总结2

分钟)



给学生留了两个实践性作业,一是在家亲手为长

此时此刻,活动止,但行动不止。简单

辈们做一份汤圆,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之心。

的总结,不但给学生有明确的生活指向,

二是继续了解与汤圆相关的文化。

有利于以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达标测评3分钟)

二、【教学流程 三、【教后反思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精心选题,体现活动的参与性。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我选择了包汤圆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学生兴趣很浓,主动参与性很强。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很有新鲜感,所以课堂上的气氛很好。 (二)巧用资源,体现主题的辐射性。

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了学生探究发展的广阔天地,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活动准备阶段,我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汤圆的文化,让本次活动成为以包汤圆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活动,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三)关注现实,体现活动的实践性。

有人曾说:“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难以忘怀。”可见,亲身实践对学生教育影响是终身受用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家里请教家人汤圆的做法以及包汤圆时所需要的材料,学会如何使用电磁炉(或煤气灶),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注重做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做出来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经验重组的活动。本次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活动设计尊重学生的兴趣,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特殊需求,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包汤圆时,大家互帮互助,有的男孩动手能力稍一些,汤圆的口总是收不好,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主动帮助他,体现小组的合作性。 (五)着眼指导,体现教师的引领性。

活动前,我利用业余时间把和面以及包汤圆的过程拍成录像制成课件,让学生见识一下从和面到吃汤圆的完整过程,看完后再让学生交流包汤圆的注意点,然后再在课堂上当场示范一下包汤圆的难点。这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操作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总之,我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设计的《包汤圆》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了整堂课的设计中,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交流总结、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了包汤圆与煮汤圆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压窝

放馅 封口 包汤圆 团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5af19a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