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2022-04-01 15: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欢迎阅读!
文学史,中国,古代,课程,如何



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对2008级学生访谈的回答)

地点: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时间:20081127日星期四。

20081127日中午,我们就同学们关心的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种种问题请教了张鸣老师。张鸣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干课、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的主讲教师。下面是我们和张老师的问答。(提问以▲表示。老师的回答以★表示)



▲张老师,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们都很关心今后四年中将在北大中文系学习的各门课程的情况,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开设于二至三年级。课程系统讲授从先秦至“五四”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四个段落,每段一个学期,共学习四个学期,一般由四位教师分别讲授。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是我系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古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总的说来,古代文学史是全系各个专业本科生必修的课程,内容丰富,需要阅读的文献很多,课程延续的时间也比较长,相对而言,课程学习任务会比较重,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能学到什么,可能因人而异,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法,同学的学习也会有不同的兴趣和偏重,因此能学到什么,不可能人人一样。因此这个话题不妨转换一个角度,谈谈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性,各自有所侧重。简单说,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重点吧:

一,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描述各个阶段的文学景观。介绍各个时代的重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事件等,探讨形成原因,并阐释其意义。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势、前后时期文学推移变化的轨迹和原因有初步的认识。

二,梳理不同文学体裁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介绍各种文学体裁如诗、词、散文、辞赋、骈文、戏曲、小说等等的形成过程及其体制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发展演变的历史,树立专业的文学体裁观念和文体认知能力。

三,论述各时代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古代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创造的,文学的历史实际上也是由文学家的活动构成的。因此论述重要作家的成就和文学史贡献,自然是古代文学史课程的重要内容。

四,讲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以及各种文学体裁的重要作品,讨论其艺术价值及文学意义。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的讲解赏析,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为重要的内容,目的是培养中文系本科生对古代文学名篇、名著的解读、分析和鉴赏能力,提高解读文学作品的专业水平,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中文系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最为重视的内容,当然,不同的老师,可能会因学术见解、学术兴趣、或者学术专长的不同而有所偏重,各位同学也可能会因兴趣和才性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方面有所发展,但这并不影响课程的学习,甚至可能会因有所偏重而培养出不同的学术个性,在学术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习这门课程呢?

★具体怎么学,可能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要求,很难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根据任

1


课老师的要求和同学的实际水平、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过,有几点可以注意,不成熟的意见,供同学们参考吧。

一,前面说到,古代文学史的学习,需要阅读的文献很多,课程学习任务比较重,因此同学们应该保证足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除了听课之外,课下阅读文献和作品,非常重要,没有大量的阅读是学不好文学史的。另外,由于课程时间有限,授课内容不可能很详细,所以需要同学们课外多读书。就大学的学习而言,和中学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课堂之外的阅读,这一点希望同学们注意,及早转换学习状态。

二,要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文学史课程讲授经典作品,不仅是课程讲授内容的要求,同时还是培养文学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文学趣味的培养比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可能更难,因此也更重要。趣味的培养,可以通过老师的熏陶和同学的相互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的陶冶。同学们不妨趁着年轻,多多背诵一些经典作品和名篇警句。希望同学们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中及早注意。

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有的人喜欢诗歌,有的人喜欢词,有的人喜欢唐诗,有的人喜欢宋诗,有的人喜欢李白,有的人喜欢杜甫,总之口味不可能一样,我们尽可以保持自己的爱好兴趣,但作为专业学习,应该培养宽广的审美眼光和开放的审美胸怀,掌握专业的文学分析的方法,学会欣赏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并且了解它的文学史意义。不是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往往会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四,学习古代文学我个人认为切忌在入门的阶段就把自己弄成一个假古董。我们今天学习古代文学一定要保持当下的立场和眼光。中国古代文学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只有保持当下的眼光,才有可能从古代文学的宝库中找到真正的宝贝。个人选择做一个假古董,无可厚非,但一个有当下文化关怀和社会关怀的北大人,不应该是假古董。

五,要学会通过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体会汉语的优美和汉语表达的魅力,训练自己对文学语言的敏感,培养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为明年学习这门课程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现在来说为明年作准备可能早了点,不过有时间的同学不妨先阅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选集,读一点关于古代文学的概论论性的书籍,读一点史书,都可以。



▲最后希望老师对我们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提一点建议。

★其实如何读书,同样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读法。欧阳修有诗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读书是高兴快乐的事,过于关注读书的方法,可能会破坏了这种快乐,因此我并不希望太注重所谓的读书方法。当然,为了专业的学习,又不得不讲究一点读法。首先,我觉得可以把书分成两类,一类是需要精读的,一类是只要泛读即可的。对于经典的作品和学术著作,应该精读,做札记、做提要、做读书笔记,记下自己读书时的感想、看法和意见。对于一般的书籍只需要泛读,了解书的内容即可。其次,宋人有两句诗说:“懒思身外无穷事,愿读人间未见书。各位既然来到一个最好的读书地方,就要充分地利用这里的读书条件,所以与讲究读法相比,我觉得可能追求扩展读书的范围更重要,读尽人间“未见书”,目标可能有点过高,但培养读各种书的兴趣还是可以办到的,文学史,不能只读古代文学的书,不妨读读思想史、宗教史、艺术史、绘画史、社会生活史方面的书,不妨读读历史和考古方面的著作,等等。如果有兴趣去读读九十年代湖南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的话,或许你会发现,外国的现代物理学家居然能从中国古代文学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果去读读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的《创造力与直觉》话,你甚至会对一个外国的现代物理学家对中国古典的修养之深感到吃惊,而书中的精辟见

2


解肯定会对学习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启发。总之,广泛读书,才会有所进步,古人说得好:“竖起脊梁做人,放开眼孔观书。”不妨以这两句诗和同学们共勉。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6bd0144431b90d6c85c7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