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3-01-01 23:1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年级,古诗词,诵读

word

《龟虽寿》主题诵读教案



新课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有这样一个人,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X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他就是——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

知人论世:(出示幻灯片)下面我们先走进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某某亳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介绍: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间是建安十二年207年)。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在凯旋归来的途中,写出《步出夏门行》一组诗。此时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未来又满了豪情壮志。 自主朗读:

以小组为单价结合注释,疏通大意,并在小组内试着读一读,要读出作者的情怀。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一) 找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教师点拨生疏字词。 (二) 找学生代表朗读,要读出作者的情怀。

教师提示:假如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领军出征,凯旋而归,准备一统天下的曹操,你怎么去读?

(三) 师生点拨评析。 拓展升华:

曹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自古至今,有哪些诗人为我们留下表达自己伟大情怀的经典名句,试举一例。

提示:回答时用(作者)的,一句,表现了他的情怀。

1 / 3


word

比较诵读《观沧海》

全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jié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某某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dàn

②澹澹:水波摇荡貌。 sǒng zhì ③竦 峙:耸立。 ④星汉:银河。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教师提问:结合注释,看一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哪一句最为典型?为什么?拓展阅读: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614b9f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