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2024-01-26 07: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欢迎阅读!
百尺,城西,烽火,海风,黄昏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是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种万里远隔思念妻子的衰愁,所以会那么无可奈何,就因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一出战就可能再不会回到这“烽火城西百尺楼“来了。这是真正的带着血丝的相思!”不破楼兰终不还“,固然英雄气概十足,但诗人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烽火:古时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为烽火。百尺楼:即置烽火的戍楼。海风秋:从青海湖上吹来带有寒意的秋风。这两句大意是:黄昏时独坐在城西髙耸的烽火楼,海湖上的阵阵秋风吹进了心头。

本诗极写出征将士久戍思归的感情。原诗如下:~。更吹羌


《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句写一名出征的士卒,在黄昏时独自坐在高髙的烽火台上,秋风飒飒,引起他无限的愁思,既是写景,又含抒情。在描写边塞生活,抒发思乡之情时均可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725a00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