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古诗-赏析

2022-09-18 08:1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蚕妇-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赏析

蚕妇-古诗-赏析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蚕〔can〕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张俞——宋代诗人。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县〕人。屡考进士不中,曾被推荐入朝作官,未应召,从此隐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过着闲适生活。著有?白云?

——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遍身——全身上下。

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赏析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挖苦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似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0699de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