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府明城

2023-02-23 22:0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府明城》,欢迎阅读!
宋府,明城



大名县“宋府明城”简介



“宋城”就是大名县宋代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2——16华里一带,面积约26平方公里。故城始建于公元360(十六国前燕建熙元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改魏州为“大名府”;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都曾于魏州置陪都;宋代是大名府的鼎盛时期,为了抵御契丹南侵,外城收缩,升建为陪都——北京大名府,城池建制规模宏大,不逊于汴京开封;金、元、明朝均在此设置国都或治所;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漳、卫两河水齐发,水位高于城墙,淤泥土一丈多深,此城圮。

宋府经历9个朝代,历时1042年,曾三次为国都,七次成为陪都。据史料记载,北宋大名府城池规模宏大,建有宫城(即皇城)和外城(即罗城)宫城周长3.66华里,外城周长48.6华里,建有四殿、十四大门、七小门和两座水关,城内有作坊区、御林军营区、商业区、佛教寺院等。由于该城系一次性水毁,区内留存有丰富的文化层,深度0.4-5.6米。自大名故城洪水过后,当地百姓原址继续生产生活,现在的东门口、铁川口、南门口、北门口、大街、双台、鱼营、红寺、沙堤、城角等村落名称均沿用宋代地名称谓至今,是宋代大名府故城重要的文化遗存,于20066月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城”就是明代大名府古城,即现大名县老城区,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水圮后由故城移址于此,建成后一直是冀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明大名府城门城墙,于200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绕“开发一处故



1




城,修复一座明城,建设一座新城”的思路,进行明城修复包装。

明城墙修复建设工程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原城墙基址恢复修建4360米古城墙,其高度、宽度均为原尺寸规格,宽度为8.34米,高度为9.2米。砌筑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手工烧制蓝砖,砌筑样式为原样修复城墙马道、炮台、垛口、女墙等。明城墙修复完成后,城内逐步修复建设城隍庙、普照寺、文庙、书院、府衙、县衙、卧龙古槐等历史遗存、遗址、优秀历史建筑。明城恢复完成后,将展现大名府古朴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历史风貌。2014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643f4649649b6649d747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