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联动

2023-01-11 13: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联动》,欢迎阅读!
道德教育,未成年人,联动,思想,需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联动



思想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陶行知说“德育为首,育为用”,但我们习惯上把德育工作当作学校和教师的专利,而忽视了社会、家庭以及网络德育教育的功能,校外德育教育溥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不健康的网络媒介直接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范例,部分家庭德育教育观念淡薄,造成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培养健全人格的缺失,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让缺乏理性分析的学生无所适从等等。

如何避免教学的休息日成为德育的休眠期,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到显著的位置,在此,本人认为,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配合纯洁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网络都应该负起责任来,多方面加强对未成人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相互责怪,相互推诿,才能真正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如何落实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教育

先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来说,有句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句话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却生动的表达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才过程中的作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造就出什么品行的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个家庭中诞生出来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中影响他们最初步的,也是在他们生命中打上烙印的,是他们父母的举止言行,直接影响孩子。在孩子面前,小到生活细节,大到感情操守,父母都是一个示范者,尤其是接触孩子最多的母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感情思想。如何把自己的孩子的品行提高起来,父母首先要做出优先的表率。

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我校的家长与我们教师联系得比较好,家长经常会与我们教师联系,沟通,并将如何教育好孩子的问题提上了工作的日程。同时今年在我校举办几场家庭知识讲座,并给家长派发家教宣传单;组织开展了“好家长”“好孩子”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多名“好家长”,多名“好孩子”

同时,我们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贫困学生赠送了图书、学习用具,并定期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了家庭教育个最基本的思想教育阵地。

二、学校教育 在学校方面,不能单单只是从思想品德课上给予学生一些比较客观的知识,校园文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就拿我现在所上的二年级来说,孩子认清真善类和那些道德法制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是从课本上所学不来的。我觉得,首先教师的言行,是直接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言行。大部分教师可以说是为了孩子做到了呕心沥血,但如果师德的缺失,品行的欠佳,上课教师本身就是无精打采,下课又聚赌酗酒,又不备课,不写教案,对学生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对孩子恶语相向,尤其是对差生的歧视、漫骂和体罚。学校是思想教育的花园,教师更是这个培育一个树苗成长的园丁,只有教师本身做好了自身的思想工作,才会把良好的思想环境带到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去。

开展系列主题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每周一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评比活动。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告别粗话脏话”“德育面对面”“健康上网,远离网吧”等活动。


通过系列主题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多年来,我们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等方面着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着眼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可以看到太多太多的瑕疵。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和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污流残渣。金钱的诱惑,利益的蚕食,这些本来是成年人所要去面对的东西,却了无声息的影响到了未成年孩子的思想中去。蔚蓝的天空下,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加明媚的阳光,这样对于孩子的未来,对于社会,才是一种推动。

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社区化已成为当前一个发展趋势,我们依托社区各种阵地和设施,发挥社区人才优势,整合资源,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搭建活动平台,保障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的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

首先,我们必须整合社会人力资源,大力动员未成年人参加社区公益性志愿者活动。街道成立了社区关工委,聘请社区党员干部、“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劳模、老军人)人员、先进模范、驻军官兵作为校外辅导员,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一机制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延伸到社区,保证了学生的校外活动有人抓、有人管。如:本区街道要经常性开展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为敬老院、社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志愿活动;在学习雷锋月活动中,我校组织共青团员义务打扫各个敬老院的环境卫生。

其次,整合地区设施资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积极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少年宫的立项和建设,将其做为文化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

最后,整合部门资源,净化未成年成长环境。各部门坚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各负其责,形成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教育、法院、检察院、司法等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开展特邀陪审员工作,实施“金不换工程”由市文明办牵头组织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项治理,一是加大力度,整治黑网吧、酒吧、违法歌舞厅和电子游戏厅,规范文化娱乐市场秩序。

五、网络教育

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日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教育作为人类知识延续和传播的手段,正经历着空前的变革。在网络的参与下,教育的对象由学校的学生向社会大众扩展,教育的渠道由学校课堂向社会各个角落辐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就能随时随地进行网上教育。同时,由于网络所特有的交互性,人们不仅可以自由化选择信息,而且可以创造信息,这就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体系中受众的被动地位,使之在自由选择中变得主动,成为信息的主人。此外,随着校园网站及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计算机前接受适合自己的各类各个层次的教育

与此同时,网络却赋予了一个“天使”与“恶魔”共同体。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有利于拓宽视野;又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又会危及身心的健康。

如何让未成年人从中受益而不陷入迷途,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整体环境来支援。

首先,我们要让未成年知道,互联网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未成年人在家庭或学校的多媒体终端上,可以随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网络促进了人类文化成果的大交流和世界文化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f9c00f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