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023-01-11 13:2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欢迎阅读!
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实现,创新

如何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学校教育,德育首位。现在的中小学生,未成年人,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影响,尤其以“421”家庭的大量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关爱程度不断提升,以由关爱转向溺爱,造就了下一代在性格、生活习惯、品质方面发生重大转变,任性、骄横、自私,是新一代未成年人共有的一大特性。所以,要想培养和实现未成年人有良好的品质,首先要转变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的一贯思维,由学校教育转为学校配合社会及家庭教育,共同完成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抓起,从社会和家庭中寻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所以,实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养成和提升,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首先,要成立家长学校,加大对家长的教育和学习,使家长的思想品质上升到一定高度。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农村家长,本身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有的家长,出外打工,对子女缺乏教育和正确引导;有的家长,说话粗鲁,不分场合和方式,行为和举止不检点;有的家长,思想消极,对社会一些现象和行为不满,不论在家庭和社会中,怪话连篇,损爹骂娘,满嘴脏话,直接潜移默化的腐蚀着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使得不文明、不礼貌、不良习惯在未成年人身上得到模仿和效仿,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不良行为的种子,从而造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准低下,学校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就显得乏力和无奈,在德育教育实施中,思想品德教育难以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家长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让家长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是未成年人良好品质的养成的关键。其次,发挥村委会、社区的工作效能。通过村委会、社区配合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家长经常学习有关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让社会整体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村委会及社区,通过举办“三好家庭”“五


好家庭”的评选活动,“好儿媳”“好婆婆”的活动的开展,使全民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准提升上来,从而让未成年人的思想,在社会和家庭中得到良好的熏陶,为未成年人步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学校通过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未成年人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如养成教育、书香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采取国旗下的讲话、学校一日常规的日常管理和实施、中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加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民族自信心教育,从而使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养成,达到学校成才、成人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b05d5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