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卜算子_咏梅》

2023-03-11 19: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古诗:《卜算子_咏梅》》,欢迎阅读!
算子,古诗,小学,梅》

小学古诗:《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近代: *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 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仅仅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 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注释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 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鉴赏

该词是 *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 1961 12 月,最早 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12 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


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因为审美情趣的差 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 创作契机。“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愁”字, * 的咏梅词重点却 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 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 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 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 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 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 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 “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 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 不但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 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 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 “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 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 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 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已是悬 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 *,写这首词 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 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 “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 “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cbf8ec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