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2022-03-22 04:56: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名著阅读教学初探》,欢迎阅读!
初探,名著,课堂,语文,背景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教学背景和教学手段。本人在组织名著导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就以互联网+教育为依据,智慧地采取多样的手段,了解学生们的阅读需求,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驱动学生们有效阅读。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智慧课堂;实施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文字语言以立体化的、多感官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们,点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们有效学习。在长期的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快餐式的阅读正在逐步地取代经典阅读,致使一些学生将阅读作为消遣活动,机械地阅读文字语言,很少探析文本内涵,尤其很少建立自我与外界的联系,阅读质量低下。名著作为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初中生阅读问题,和名著阅读篇幅长、时间长等特点,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智慧地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探寻学生们的阅读需求,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驱动学生们有效阅读。在本文中,我将以《海底两万里》为例,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的名著阅读课堂进行详细说明。 一、探寻学生们的阅读需求

学生作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是否可以自主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在教学活动参与中是否可以获得阅读满足,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质量。名著一般篇幅较长,故事曲折,大部分初中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名著都感兴趣。如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学生们不感兴趣的名著展现给他们,教学效果是可以想象到的。为了提升名著教学质量,我在组织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前,首先会发挥微信的作用,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们的阅读爱好,并自主总结、分析数据,发现学生们的阅读需求。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小说。正好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推荐的《海底两万里》就是一部小说,为畅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生动地描绘了海底奇妙的世界。基于这篇文章内容的特点,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不仅推荐了这部小说,还设定了两周读完小说的任务,驱动学生们自主投身其中。 二、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在探寻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之后,教师会为学生们推荐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文章。但是,名著文章一开始的内容总是那么的不吸引人,只有经历了几个章节之后,才会探寻到有趣的内容,产生阅读兴趣。但是,大部分初中生耐心有限,在一开始觉得文章枯燥、乏味的时候聚,会产生排斥,根本不会坚持阅读,如此,在缺乏学生们主动参与的情况下,智慧课堂难以生成。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海底两万里》导入阅读的时候,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向学生们直观地播放了海底视频,以动态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学生们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同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海底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早在很久之前,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就对海底世界进行了畅想,那么,他所描绘的世界和我们所看到的是一样的吗?他在《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中,描绘了怎样的海底世界呢?在如此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们自然会产生阅读兴趣,积极投身阅读活动,为智慧地完成名著阅读任务做好准备。 三、驱动学生们有效的阅读

在名著阅读活动实施过程中,尽管教师为学生们呈现的文本内容具有吸引力,但


是,利用一两周的时间驱使学生们读完厚厚的一本书,显得有些不通人情,会加重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而且,一些学生在阅读文字语言的过程中,会忽视思考,机械地完成任务,导致名著阅读质量不佳。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活动的时候,根据故事内容,智慧地为学生们设计了神奇之旅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们设置了不同的任务,借助明确的阅读任务,驱动学生们投身文本,分析文本,思考文本,走进深入阅读,提升阅读质量。具体地,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三个活动:

活动一:感受海底的奇妙——书写影评。在此项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渠道搜集、观看电影《海底两万里》,并将电影与原著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个,书写一份影评,实现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活动二:体验海底的奇妙——归纳总结。在此项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们阅读文本,搜寻描绘海底奇妙的语句,并用简单的话语进行概括,以此从整体上建立对文本的认知。

活动三:感知人物的神奇——点评人物。在完成此项活动的时候,学生们需要找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并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如此活动任务各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们在任务的驱使下,自主阅读,高效阅读。 总之,在组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互联网+背景,智慧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了解学生们的阅读需求,点燃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驱动学生们体验活动有效阅读,从而完成名著阅读任务,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东贤.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名著阅读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18(Z2):31-32+38. [2]孙建辉.混合式学习:未来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专访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文学院院长吴欣歆教授[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8):4-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bbc678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